【我的铁路风景】沈白高铁:东北振兴的“钢铁新引擎”

本站 李菲

  沈白高铁的列车以350公里时速穿梭于白山黑水间,这条线路不仅改写了辽吉东部的交通版图,更成为激活东北振兴的“钢铁新引擎”。它串联起的不仅是城市与风景,更是文旅融合的诗意、产业协作的活力与区域开放的希望。

  高铁铺就“文旅黄金线”,让分散美景成集群胜境。曾经,长白山的壮美与通化的红色记忆因交通阻隔“各自为战”,游客往往直奔核心景区,沿线城市沦为“驿站” 。如今,沈阳至长白山最快1小时53分可达的时空压缩效应,让“早看天池、午赏江景、晚品鸡架”的跨省一日游成为现实。沿线城市更抱团发力:通化开通景区客运班线,抚松推出高铁专属免票政策,长白山站将候车厅打造成“景区入口” ,原本散落的珍珠被串成璀璨项链,推动区域旅游从“单点吸引”向“全域漫游”转型。

  钢轨架起“产业共富桥”,让沉睡资源变发展活水。交通瓶颈曾制约东北特色产业向外辐射,如今沈白高铁释放的运输潜力,让通化野山参、长白山蓝莓等特产得以“准点高效”运往全国 。对通化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而言,高铁带来的不仅是物流加速,更有人才与资本的集聚——47列动车组覆盖多座大城市,让医药健康、冰雪经济等产业迎来新机遇。“点对点”货运专线与冷链体系的完善,更让“沿轨流动、到站即市场”的格局加速形成,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线路织密“开放协作网”,让区域发展破局提速。沈白高铁与京哈、沈丹等高铁无缝衔接,不仅让抚顺、通化、白山首次融入全国高铁网,更促成东北高铁“O”型闭环的形成 。这层“钢铁藤蔓”既拉近了东北与京津冀的时空距离,又推动哈长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深度联动,加速人才、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从“各自为战”到“抱团造血”,高铁正打破区域壁垒,让东北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

  一条高铁,改变的是时空距离,重塑的是发展逻辑。沈白高铁的开通,是东北以更开放姿态拥抱机遇的缩影。随着钢轨向山海延伸,这片黑土地必将在文旅融合中彰显魅力,在产业协作中积蓄力量,在区域开放中实现振兴,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