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漫评:秋粮运输开启“全程绿灯”模式

(漫画作者:李禄)
东北大地一片金黄,秋粮收购正忙。就在辽宁省多部门联合部署秋粮收购工作,特别强调要确保“有车运粮”的关键时节,国铁沈阳局同步启动了秋粮运输保障机制。这并非巧合,而是铁路部门年复一年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的常态。
面对秋粮上市时间集中、运输需求大的特点,铁路部门的应对之道很实在,提前摸底,按需供给。沈阳局早在秋收前就与主要产粮区县和粮食企业开了对接会,把每个月需要多少车皮、往哪些方向运都摸了个底。这就好比备好了“运力菜谱”,到时候按单下料,避免了“车等粮”或“粮等车”的尴尬。
但铁路运粮绝不是沈阳一个局的事。东北粮食大多要运往关内,这就需要全国铁路一张网发挥统筹优势。一袋东北大米从黑土地到南方餐桌,背后是哈尔滨、沈阳、北京等多个铁路局无缝接力,如同一条高效运转的传送带,确保粮食列车一路绿灯、优先放行,中途少折腾少等待,全程时间就能压缩不少。对企业来说,运输时间每压缩一天,资金周转就能快一步,这比什么优惠都实在。
除了保障“有车运”,铁路还在努力让运粮变得更“聪明”。比如开行“点对点”的粮食直达班列,从产地直接开到销区,像“铁的专车”,中间不停不靠。这样不仅速度快,更能直接减少粮食在中间站倒装搬运的损耗,这减损就是实实在在的增收,正好契合了辽宁省提出的帮助农民减损增收要求。
与此同时,铁路95306货运系统的数字化升级,让发货体验焕然一新。想想以前,粮企调度员为一张票据得专门跑营业厅,如今在手机上点几下,车皮申请、支付、轨迹查询全能办妥,相当于给每家企业配了个“24小时在线的发货秘书”。这种让数据多跑路,让货主少跑腿的做法,与辽宁省倡导的让售粮农民少跑腿、少排队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
说起来,铁路在秋粮运输中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靠谱的物流管家,不一定事事冲在最前面,但在量大、路远、时间紧的骨干通道上,它的稳定性无可替代。把东北粮仓的好粮食稳稳当当送到南方加工厂,铁路就是粮食流通的“定海神针。”
一列列粮食列车平稳南下的背后,是铁路调度部门的精准指挥和一线职工的辛勤付出。粮食安全无小事,铁路运输稳为先。守护粮仓,畅通动脉,这是铁路最坚实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