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高铁织密交通网 沈阳局助力区域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5937亿元,持续释放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铁路作为国家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其投资不仅直接拉动建材、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更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运输效率、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东北地区,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正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国铁沈阳局近年来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备受关注的沈阳至白河段高铁已顺利开通运营。这条线路纵贯辽宁东部与吉林南部,串联起多个中小城市和重点景区,填补了长白山方向高速铁路的空白。项目开通后,沈阳至长白山车程大幅缩短,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沿线旅游资源得以更好整合,地方特色产品外运通道更为畅通。同时,新线开通也进一步优化了东北高铁网结构,增强了路网的通达性与灵活性,提升了应急调度和运输组织能力。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铁路投资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连接”的深化。沈白高铁的建成,让偏远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资源更均衡地覆盖沿线城镇。对于人口流动趋于放缓的东北而言,高效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助于增强城市吸引力,为人才回流和产业落地创造有利环境。
站在沈阳局的层面,当前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阶段。除已开通线路外,一批在建及即将投产的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要更好发挥铁路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沈阳局需在运营管理、服务创新和协同联动上下功夫。一方面,应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作,推动高铁站区综合开发,实现交通功能与商业、居住等功能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要依托新线开通契机,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增强群众出行获得感。
此外,货运潜力也不容忽视。随着路网加密,沈阳局可进一步拓展高铁快运、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等新型运输模式,提升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占比。通过精细化调度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线路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支撑。
铁路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每一公里轨道的延伸都承载着民生期待与发展希望。沈阳局以实干为导向,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既夯实了基础设施底座,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更多线路陆续投产,铁路将在改善出行条件、促进经济循环、服务百姓生活方面持续释放积极效应。坚持稳中求进、注重实效,方能确保“十四五”各项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让铁路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