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数字化赋能让旅客出行更便捷

本站 王怀国

  “以前赶高铁,得提前到车站排队取票,生怕错过检票。现在好了,手机点一点就能购票,到了车站刷脸就进站,真正实现了‘说走就走’!”10月17日,在葫芦岛北站候车大厅里,拎着行李箱的王女士一边向同行的朋友展示手机里的电子客票,一边细数着出行的变化。这份轻松的背后,是数字智能技术助推客运服务提质,给旅客带来的升级感受。

  数字智能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旅客出行的高效便捷中。智能化的12306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候补购票功能通过实时算法匹配余票,将过去“抢票”的焦虑,转化为“提交需求即可等待兑现”的安心;在线选座、积分兑换等功能,让旅客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座位,多次出行还能累积长期权益;实名制核验闸机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则将进站乘车压缩至“秒级通过”的“无感体验”。在列车上,旅客扫描座位扶手上的二维码,便能一键预订餐饮,一些列车上还能扫码查询目的地的旅游攻略,让碎片化的旅途时间更具价值。这些看得见的便捷,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对“旅客需求”的精准响应。

  前端服务的优化需要后端智能调度指挥系统的支撑,这份支撑的核心在于构建了“数据为基、算法为脑”的智能决策体系。一方面,大数据平台实时汇集铁路票务、列车位置、设备运行监测等数据;另一方面,AI算法结合历史客流规律、天气变化、区域活动等多维度信息,构建出客流预测模型。依托这一模型,旅客运输实现“一日一图”的动态调度,既避免了运力浪费,又缓解了客流压力。这种“用数据说话、用算法决策”的模式,让铁路运输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预判”,为便捷出行筑牢了底层保障。

  数字智能带来的不仅是旅客出行的便捷,更是客运服务的提质增效。技术迭代永无止境,但服务的初心始终如一。中国铁路以智慧为笔,实干为墨,绘制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