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铁龙”驰骋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称,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5.37亿人,同比增长6%;完成货运发送量39.12亿吨,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37亿元,同比增长5.8%。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不仅彰显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更体现了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升级客运服务,绘就幸福“新图景”。面对春运、暑运、“十一” 黄金周等时段,务工流、探亲流、学生流等客流相互叠加,铁路部门通过调整客车运行图,科学安排运力,采取增开专列、加开临客、动车重联、加挂车厢等措施,不断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高铁“公交化”运营破解通勤痛点,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和老年旅客会员积分优惠彰显人文关怀,“高铁+文旅”专列激活消费场景,种种举措将运力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体验。
创新货物运输,推动经济“新动能”。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始终将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视为己任,对于粮食、化肥、石油等物资,实行运力倾斜,全力确保运到时限。比如沈阳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北方“过冬煤”发电取暖供应,全力保障特殊货物运输质量。这不仅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力支持,更是对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如同坚实的桥梁连接着生产与生活的两端。
路网拓展,构建出行“新格局”。不断增长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善了全国路网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大幅压缩了城市间的距离,有力促进了区域融合、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加快了经济协同发展。以沈佳高铁沈白段为例,把经济发达的北京、沈阳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富的长白山地区有机衔接,加快了沿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同时,也让铁路沿线餐饮、旅游、商业迎来新发展机遇,助推了区域协调发展。
祖国大地,大江南北,铁路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开,一列列“铁龙”不断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肩负着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