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铁脉护航粮安 创新赋能民生
当金风再次拂过关东沃野,2025年“北粮南运”大幕如期拉开。作为东北粮食外运的核心枢纽,沈阳铁路部门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创新服务举措,让黑土地的丰收硕果沿着钢铁脉络快速“南下”,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彰显了“交通大动脉”暖暖的民生温度。
针对东北粮食丰产、辽吉两省粮食运输需求激增、运输压力不断增大的实际情况,铁路部门主动打破壁垒,建立政府、企业、铁路三方联动机制,实时掌握粮食收购仓储动态。科学编制装车计划,严格落实“五优先”措施,确保粮食“运得出、走得快”。主动担当作为,精准调度运力,不仅为粮食运输提供了核心保障,更赢得地方企业 “有铁路保障,不愁外运”的高度赞誉。
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避免运输途中的损耗,根据粮食品种特性定制运输方案,散装粮用敞顶集装箱“机械化灌注+苫布密封”控损耗,袋装粮采用“货不落地”直装防刮损。在大连港等枢纽,铁路与港口实时共享数据,优化敞顶箱装船流程,实现“到港即装、装船即走”;整合铁、公、海、河资源,开行长春、吉林至大连港、营口港的循环班列,构建起立体粮食运输网络,进一步提升粮食运输效率。
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成功开行,开创了“一次委托、一单到底”的高效运输模式,较传统模式缩短周转时间30%。95306货运平台实现业务办理“全线上化”,24小时内即可完成从申请到发车手续,业务办理时间缩短40%。平台的“货物在途跟踪”服务让运输全程可视可控,真正做到让货主放心、安心。通过新建与盘活铁路专用线,不但为客户节省近三成短驳成本,还有效解决了“前后一公里”难题。
从田间粮仓到百姓餐桌,铁路部门以铁脉为纲、服务为魂,用钢铁脉络串联起粮食运输安全链。10月以来,国铁沈阳局累计发送粮食120万吨,同比增幅达116%。全年多式联运运粮量达1039万吨,同比增长90%。运输数据与创新实践印证了“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的深刻内涵。
铁脉奔腾,粮安可期。在守护大国粮仓的征程中,沈阳铁路部门以责任担当织密运输网络,以创新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将温情服务融入运输实践,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注入“铁动力”,让丰收的喜悦惠及千家万户,在广袤大地上勾勒出一幅民生幸福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