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沈白高铁:以钢铁动脉唤醒白山黑水的振兴新动能
当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的首趟列车缓缓驶出站台,东北大地迎来了一条改写区域发展格局的“黄金动脉”。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沈白高铁不仅是连接沈阳与敦化的交通纽带,更是激活东北文旅潜能、畅通产业循环、推动区域协同的关键引擎,它以钢轨为笔,以速度为墨,在白山黑水间勾勒出东北全面振兴的崭新图景。
从“藏景深闺”到“文旅出圈”,沈白高铁让东北风光绽放新魅力。东北从不缺世界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长白山的皑皑雪峰、天池的澄澈碧波,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层林尽染,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景,曾因交通不便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而沈白高铁的开通,彻底打破了时空阻隔,将散落的文旅珍珠串成璀璨项链。如今,“早上在长白山看天池云海,中午到松江捕捉江上粼粼波光,晚上回沈阳嗦一口地道鸡架”的跨省一日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普通游客触手可及的日常。这种“快旅慢游”模式的实现,不仅大幅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更让东北文旅资源告别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文旅融合的深度,更在于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的提升。以往,东北部分景区因交通限制,旅游配套多停留在“门票经济”层面,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潜力难以释放。沈白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得以整合文旅资源,推出“高铁+生态”、“高铁+民俗”、“高铁+冰雪”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以长白山为例,依托高铁带来的客流优势,当地可进一步发展温泉度假、森林康养、冰雪运动等业态,将“一季游”拓展为“四季游”,让游客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同时,高铁还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百姓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民生增收的“富民产业”。
沈白高铁为东北产业协作与转型升级搭建了桥梁。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沈白高铁串联起沈阳、抚顺、通化、白山等城市,将沿线的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产业资源有效整合。例如,沈阳的装备制造产业可依托高铁便捷的交通优势,与通化的医药健康产业开展合作,实现零部件供应、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协同发展;通化的医药企业也可借助高铁,更便捷地对接沈阳的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加速新药研发与成果转化。这种产业间的“强强联合”,不仅提升了单个产业的竞争力,更推动了东北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为东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沈白高铁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东北振兴的信心与希望。它像一条充满活力的“钢铁藤蔓”,将东北的城市、产业、文旅资源紧密连接,更将东北与全国发展大局紧密相连。当钢轨继续向山海延伸,东北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便捷的交通、更温暖的民生,迎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沈白高铁的助力下,白山黑水间将焕发出更强的生机与活力,东北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必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