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秋粮“坐”专列 高效又快捷
金秋时节,东北大地迎来丰收,秋粮收购工作全面展开,“北粮南运”进入运输高峰期。面对激增的运量,国铁沈阳局通过一系列举措,保障秋粮通过铁路专列顺畅运输,让粮食从田间地头稳步运往千家万户。
在秋粮收购启动前3个月,国铁沈阳局组建专项工作组,主动走访中粮贸易、北大荒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深入粮食主产区的田间、粮仓、加工厂,调研秋粮产量、收购进度及运输需求。通过建立“企业+铁路”信息共享机制,双方实时共享粮食产量、储存量、流向及运力缺口数据,国铁沈阳局的调度部门据此及时科学编制装车日计划,调整运力分配。针对玉米、大豆等不同粮食品种的运输特性,国铁沈阳局提前调配敞顶集装箱、棚车等适宜车辆,实现运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从源头上减少粮食积压情况的出现。这种提前谋划对接的方式,为后续秋粮运输筑牢了基础,避免了因前期准备不足导致的运输延误或资源浪费,体现出对秋粮运输需求的精准把握。
为破解粮食运输中损耗高、衔接不畅的问题,国铁沈阳局推行精细化、多元化运输模式。对于散装粮食,全面采用敞顶集装箱装载,通过“顶部机械化灌注+苫布密封加固”的作业方式,不仅大幅缩短装车时间,还将运输损耗率控制在0.5%以内,这一数据意味着每运输千吨粮食,损耗量可控制在5吨以内,有效减少了粮食在运输环节的浪费,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对于袋装粮食,实行“货不落地”直装模式,利用叉车、传送带等设备将粮袋直接从仓库运上列车,消除了运输途中刮损、受潮的风险,切实保障了粮食运输质量,也因此获得客户认可。此外,国铁沈阳局整合铁、公、海、河等运输资源,打造多式联运体系,组织开行了长春、吉林至大连港、营口港的集装箱和散粮车循环班列,通过固定班期、固定线路、固定运力,实现与港口班轮航线的精准对接,将粮食出海时间缩短1-2天。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打破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壁垒,让粮食运输流程更顺畅,也为“北粮南运”及粮食出海提供了更高效的通道。
在后勤保障方面,国铁沈阳局从装卸、调度、服务等多方面发力,确保秋粮运输“一路绿灯”。国铁沈阳局提前组织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调试,将人员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对作业的影响降至最低,保障了装卸环节的效率与安全,避免因人员或设备问题导致运输流程中断;在调度上,针对粮食运输实行优先通行,开辟“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四优先”政策,即优先安排运输计划、优先配备空车、优先组织装车、优先挂运放行,确保秋粮在运输调度中能快速推进,减少等待时间;服务层面,国铁沈阳局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安排专人全程跟踪粮食装车、运输、卸车环节,及时协调解决运输过程中的突发问题。这些后勤保障举措环环相扣,覆盖了秋粮运输的全流程,为秋粮运输高效顺畅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体现出对运输细节的重视和对企业需求的响应。
从东北黑土地到南方餐桌,国铁沈阳局以务实的举措保障了秋粮运输的顺畅。在秋粮运输高峰期,其各项举措有效应对了运量激增的压力,既保障了粮食安全运输,也为粮食流通提供了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