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多式联运班列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站 袁军

  近日,一列装载着药品等货物的X8647/8/7次多式联运班列从沈阳铁路物流中心沙岭站准时驶出,前往成都大弯镇。这是东北首趟西南方向多式联运班列,其成功开行,标志着国铁沈阳局进一步完善了货运物流网络布局,成为跨区域物流通道运输的又一突破,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搭建了高效物流纽带。

  高效精准服务,为多式联运班列保驾护航。此趟班列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高效与精准。全程2693公里,49小时抵达,较普通货运压缩近三分之一时间,其背后是“一站直达”、“客车化”定时开行、最高时速120公里等精细化运输组织模式的强力支撑。班列如同在铁轨上奔跑的“快递”,具备了出发、到达时刻可预期的确定性,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与可靠性。这对于讲求时效的药品、精密零部件、高附加值日用品等货物而言,无疑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运输选择。

  南北双向联动,为多式联运班列注入新活力。这条新通道具有“一通百通”的联动效应。一方面,它为东北振兴注入了“物流活力”。东北地区的轮胎、化工、汽车配件、食品等优质产品,借此获得了快速进入西南广阔市场的高效路径,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它也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要素支撑”。西南地区发展所需的东北工业品、原材料等可以更快捷地抵达,促进了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安全稳定。

  主动担当,助力多式联运班列快速发展。国铁沈阳局在此次开行中,聚焦客户需求、优化运输组织、拓展货源结构,并推出“门到门”全链条服务,展现了铁路部门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担当与作为。从蒲河至广州,到兴隆山至金港,再到此次沙岭至大弯镇,多式联运班列网络的持续加密与拓展,正是铁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扮演愈发重要角色的生动体现。

  一条班列线,联动两大关键区域。东北首趟开往西南方向的多式联运班列不仅仅是一趟货物的成功位移,更是一条横跨祖国南北、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合作纽带。未来随着持续优化班列服务品质,拓展直达站点、加密开行频次,铁路部门将以更优效率、更优服务助力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