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以“钢铁驼队”之力畅通亚欧经贸

本站 庞泽 李明洋

  2025年10月14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往返开行班列突破2000列。这一成果是两年来集结中心稳步搭建物流网络、持续优化服务效率的见证。作为东北地区核心物流枢纽,它以一趟趟班列搭建起贸易桥梁,将东北货物送出去、把欧洲商品运进来,为区域外贸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规模与覆盖,织密跨境物流“经纬网”。自2023年正式运营以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的规模持续扩大。两年来,累计运输货物超22万标箱,服务国内外企业2000余家,年均进出口货值超2亿美元,班列开行数量稳居东北第一。依托连接满洲里、绥芬河等六大口岸的运输通道,其网络已覆盖俄罗斯、德国等20余个国家50余座城市,货源辐射东北三省及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核心区,承运商品超5000种,构建起全域覆盖的跨境物流网络。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该中心回程班列数量创历史新高,标志着“双向贸易畅通”格局正式形成。从以往单向输出东北机电产品、长三角电子产品,到如今高效运回海外优质商品,实现了“双向奔赴”的外贸互赢,进一步巩固了沈阳作为东北亚物流节点的核心地位。

  效率与成本,用技术创新破解物流痛点。针对跨境物流“慢”和“贵”的痛点,集结中心以技术和模式创新破局。国铁沈阳局自主研发的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海关、铁路与企业数据实时共享,通关效率提升超50%。目前班列抵达俄罗斯约需12天,较海运时效提升3倍;今年8月首发的“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更是将抵达莫斯科的时间压缩至10天,实现“枢纽对枢纽”高效直达。成本优势同样显著,其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五分之一。通过优化场站布局、升级装卸设备,集结中心已具备2600个标准集装箱位堆存能力,年作业能力达1500列,今年更创下单日最高往返开行9列的纪录。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大幅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选择通过这里开展跨境贸易。

  带动与赋能,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能”。集结中心的价值远超“运货”本身,更在于其强大的带动与赋能作用。它如同磁石,吸引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企业在沈阳集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今年前9个月,通过班列出口的本地特色产品同比增长显著,不仅打通了东北产品“出海通道”,更助力本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它直接惠及近百家企业,通过“一列牵动、多城联动、多式联运”整合东北物流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未来,随着欧亚物流网络的进一步织密,沈阳作为东北亚物流节点的辐射能力将持续提升,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2000列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用实际行动证明,扎实的物流通道与高效的服务能力,能让其在亚欧经贸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东北连接世界的“硬核纽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