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沈白高铁:钢轨上的民生温度与振兴希望
当沈白高铁沈阳至白河段的首趟列车鸣笛启程,这条串联辽吉的钢铁纽带便有了使命温度。350公里的时速,将沈阳到长白山的时空距离压缩至1小时53分,把“朝赏天池雪、暮尝盛京味”的念想变成日常;更带着黑土地上农户的丰收期待、游子的归乡渴望,稳稳驶向东北振兴的新征程。
高铁铺就的,是满含烟火气的“诗意旅途”。曾几何时,长白山的天池盛景与沈阳的市井风味隔着漫长车程,如今早上在长白山看天池,中午到松江捕捉江上光影,晚上回沈阳吃美味鸡架,这样的“跨省一日游”已成常态。长白山站的候车厅里,78米的浮雕长卷诉说着地域传奇,文创集市的书签与明信片成了可带走的“长白记忆”;抚顺雷锋纪念馆前,持高铁票的游客享受着门票免费的礼遇,红色记忆与旅途乐趣交织,让每一次停留都更有分量。
钢轨延伸的,是共富路上的“民生答卷”。通化的山货、延边的泡菜、长白山的人参,这些曾困于交通的东北珍宝,如今依托沈白高铁完善的“点对点”直达货运专线和农产品冷链专线,得以直达全国市场。更让人欣慰的是,高铁开通让抚顺、通化、白山三座城市告别了“无高铁时代”,辽宁也成为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巨龙驰骋的,是开放振兴的“时代脉络”。沈白高铁与京哈、沈丹高铁无缝衔接,将京津冀到长白山的距离缩短至4小时33分。这条“藤蔓”般的线路,一边连着东北人闯四方的脚步,一边扎进故土振兴的根基。通化依托高铁打造“千亿级全域旅游”,冰雪经济与红色旅游多点开花,生物医药、冰雪装备等新兴产业借轨成链。
最动人的,是钢轨上流淌的民生温度。长白山站的“长白情韵”团队为老人提供全程陪护,亲子屋里的绘本与手工让带娃旅客倍感安心;通化新站房里,高铁与普速列车交汇,“中国速度”与民生关怀完美融合。这些细节里藏着的,是交通发展最本真的意义——让距离不再成为牵挂,让发展惠及每一个人。
沈白高铁的钢轨上,满是滚烫的生活气——有游客看遍风光的灿烂笑脸,有农户盼着山货出山的热切眼神,更有老城迎来新生的蓬勃希望。它让跨省路成了一杯茶的功夫,把散落的资源拧成振兴的劲,用车站的贴心服务暖了人心。列车掠过金秋稻浪、银冬林海,那流动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东北日子越过越旺的模样。这条驶向山海的高铁,正书写着白山黑水间的温暖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