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为线岔设备“强筋健骨”

本站 葛文卉

  “拆除时做好防护,翻动辙叉时插牢翻轨器,各项作业要互相配合好....。。”10月15日8时整,在锦承线上行大平房站内网门外,阜新工务段朝阳线路车间副主任、现场负责人薛艳东正对职工进行作业前的技术标准讲解和安全提示,他们要对站内3号道岔辙叉进行更换,并完成更换岔后引轨、手工捣固、道床整理等作业内容。

  连日来,这个段紧紧抓住秋检有利时机,对管内线路设备集中进行检查整治,为线岔设备“强身健体”,不断夯实设备基础,提高线路质量。

  “天窗命令已下达,可以上道作业。”8时20分,随着天窗命令的下达,朝阳线路车间的21名干部职工手提肩扛着各种工具冲上线路。

  “突突突……”施工现场响起了电动扳手的马达声。薛艳东带领职工进入岔区,一名职工蹲下松扣件,另外两名职工紧随其后,麻利地将螺帽与扣件摘净,其余几名职工在薛主任的指挥下开始拆卸旧辙叉。

  “大家听我口令,一起使劲!”另一边,该车间维修二工区工长史振男正指挥10名职工转运备用辙叉,作业人员各司其职,作业现场井然有序。

  “一二、一二……”,9时许,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作业人员顺利将旧辙叉拨出,并合力将新辙叉拨入。各小组人员各司其职,认真仔细的查看岔心摆放位置,调整两端轨缝尺寸,按部就班地逐处安装扣件、拧紧螺栓。

  10时40分,更换辙叉作业接近尾声,紧接着,薛艳东又带领10余名职工开始对岔后引轨进行更换。

  “大家拿稳翻轨器,扶好撬棍,一二,走!”11时30分,在薛主任的叮嘱下,职工们铆足了劲,齐心协力将一根旧钢轨拨出线路。他们顾不上擦掉头上的汗水,又把预先准备好的新钢轨拨入轨枕槽。随后,他们有条不紊地换胶垫、摆扣件、量轨距、紧螺栓、上接头……动作十分娴熟。在距离换轨作业地点不远处,史振男正带领另一组职工进行捣固作业。

  “道岔是铁路的‘咽喉’,而辙叉则是道岔的‘心脏’,事关列车的运行安全,必须按标准做好各环节工作,以保证线路安全畅通。”现场负责人薛艳东解释道。

  13时20分,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忙碌,“天窗”作业项目全部完成。20余名干部职工只短暂休息,就再次投入13时25分的第二场天窗作业,他们将利用1个小时的时间对之前的作业地段进行道床整理。

  “一口气干完两个天窗,虽然有些累,但成就感满满的!”维修二工区线路工罗浩笑着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