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任彬:用实干筑牢铁路安全线

本站 葛文卉 赵宏毅

  当清晨第一缕微光刚漫过铁轨,夜露还凝在钢轨上泛着微凉,姚堡站内的轨枕方正作业现场,已响起“叮叮当当”的机械声。一个敦实的身影在钢轨间忙碌,时而俯身检查轨枕间距,时而抬手协调设备运转——他就是小东线路车间主任于任彬。

  9月以来,小东线路车间进入施工“攻坚期”,线路放散、轨枕增配、线路机筛等重点任务集中推进,其中凌晨五点的天窗作业堪称“硬骨头”:光线昏暗里难辨细节,秋晨低温浸得人指尖发僵,更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强度作业。“越是难啃,越要守住质量和安全。”于任彬主动扛下带班重任,提前一周便扎进方案里,从人员分工到设备调配,从安全防护到应急处置,每一项都逐字核对、反复推演,直到每个环节都清晰明了。

  施工启动后,他每天清晨四点半就到岗,逐一检查工具、确认人员状态,等五点半天窗开启,便带着队伍上线,日均2万余步是他的“每日必修课”,每一处轨缝、每一处扣件,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20余件线路几何尺寸超标、配件松动等问题,在他的细致排查下被及时整治,确保了施工安全“零死角”。傍晚下班后他也常常在办公室梳理当日工作至深夜,在14.7公里线路清筛、220根桥枕更换的核心任务中,他连续20天连轴转,一心扑在线路上的他,成了作业现场最让人安心的“灯塔”。

  除了在作业现场冲锋陷阵,于任彬还格外关注青年职工的成长。小东线路车间青年占比高、实操经验少,他便把课堂搬到铁轨旁:班前会讲理论要点,下班后练实操技能,30余次专题培训、12次现场教学,他手把手教青年职工线路测量、配件更换,连握扳手的力度都耐心纠正。有次发现一名青年因作业强度大、技术不熟练想打退堂鼓,他拉着小伙子聊自己刚入路时的“碰壁经历”,教他拆解任务、化解压力,还根据其细心的特点调整到设备检查岗,助其更好的融入岗位。在他的带动下,20余名青年从“新手”成长为“能手”,车间“比学赶超”的氛围越来越浓。

  “职工没顾虑,才能干好活。”这是于任彬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建了“职工需求台账”,谁家里有困难、谁身体不舒服,他都记在心上:职工生病住院,他带着慰问品去病房;同事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他上门拉家常解心结。这些细碎的关怀,像暖流般让车间充满暖意,也让大家拧成了一股绳。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于任彬就像铁轨间的一束微光,用严谨细致的态度、踏实肯干的作风,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铁路人的使命,守护着每一寸钢轨的安全畅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