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躬身实干暖人心——记阜新工务段新立屯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周静
阜新工务段新立屯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周静,在职工口中有着一个亲切的称呼——“办实事、解难题”的老大哥。在今年8月到任之初,面对车间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异地通勤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他没有丝毫畏难情绪,而是坚持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出发,以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一件件暖心实事化解职工的思想包袱,也让职工们的心里渐渐暖了起来。
初到车间,周静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先当起了“调研员”。他走遍车间的每一个角落,跟职工们拉家常、听心声,很快就摸清了大家的“心头愁”。“宿舍的洗衣机老旧,有时衣服要攒好几天才能洗”“夏天有的宿舍空调制冷不好,影响夜间休息”“食堂的冰柜保鲜一般,食材难以久存”……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成了周静记在心头的大事。他立刻着手协调沟通,联系维修人员上门检修,对损坏严重的设备果断申请更换。当崭新的洗衣机投入使用、空调恢复正常制冷、冰柜里重新装满新鲜的食材时,职工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不仅如此,周静还注意到部分宿舍的暖气片年久失修,每到冬天室温偏低,便组织人员全面排查维修;看到车间走廊、宿舍的照明灯时亮时灭,他就亲自带着工具逐一更换。“原本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没想到周书记刚来就放在了心上,都逐一帮我们解决了,现在住着、工作着都舒心多了!”提起这些变化,职工们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解决了职工的“生活忧”,周静又把目光投向了职场环境。由于车间位置偏僻,院落里的杂草越长越高,不仅影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咱们的工作环境得自己爱护,党员更要带头干!”周静在党员大会上发出倡议,率先拿起镰刀、铁锹走进院落。在他的带动下,党员们纷纷响应,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务献工。如今新立屯线路车间的院子里,早已没了杂草的踪影,而是整齐的花草树木,职工们都说,原本地处偏僻的车间渐渐有了“家”的味道。
“车间位置偏,大家离家远,心里难免有情绪,我得多和大家聊聊。”周静深知,对于异地工作的职工来说,思想上的“疙瘩”比生活上的困难更难解开。他专门建立了“谈心谈话台账”,不管是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年轻职工,还是因长期异地而思念家人的老职工,他都主动找上门,坐在宿舍的床边、车间的角落,耐心倾听大家的心里话。考虑到职工工余生活单调容易加重思家情绪,他还牵头组织党员突击队,对车间老旧台球桌、篮筐等设施进行修理翻新,再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各类趣味赛,让职工在互动中缓解压力、增进感情。凭借着这份耐心和真诚,周静化解了职工们一个又一个思想“包袱”,让车间队伍变得更加稳定、更有凝聚力。
来到新立屯线路车间后,周静也成了“跑通勤”的一员,从热闹的城区到偏僻的车间,他每周末都要在乡间路上往返100公里。但他却说:“我是党员,组织需要我到哪,我就到哪;职工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点辛苦不算啥。”如今,在周静的带领下,新立屯线路车间不仅环境变美了、设施变全了,职工们的干劲也更足了,而他以实干担当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依然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