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练硬功刻苦练就真本领
“调车作业是‘人与铁’打交道。车辆处在20公里每小时的运动状态,作业人员抓车时必须抓稳登牢。一列车六七百米长,检查车辆必须走到、看到,确认车辆连结状态和钩锁销落位——稍有闪失,可能就是血的教训。”霍林河站连结员赵禹铭语气认真。只要一谈起工作,长得稚嫩的他却老成得像个“老师傅”。
自入路以来,赵禹铭始终严于律己,刻苦钻研业务,持续提升作业能力。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业务知识,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还主动“创造”机会向车站技术骨干和值班干部请教,把身边同事都当作自己的榜样。通过日积月累的沉淀和几个车站的锻炼经历,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手,迅速成长为班组的“放心人”,成为年轻人中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成手”。
初到霍林河站,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业务,刚走出校园的赵禹铭一切从零开始。每一次出场接车、每一次试风作业,对他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为尽快适应岗位,他在作业中坚持做到“眼勤、嘴勤、腿勤”——多问一声、多看一眼、多走一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刻向师傅请教;休班时也毫不松懈,把当班遇到的问题对照《技规》《行规》《站细》等规章逐一钻研、整理、消化。回到岗位后,再结合实操向师傅请教规章内涵,真正做到“不懂就问、不懂就查、按章作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每一次作业,他都严格对标,做到有章可循、一次达标。
与同龄人业余时间上网、聚会、打牌不同,赵禹铭把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业务钻研。他的手机和U盘里装满了学习资料;别人大休是放松,他的大休是“修炼”。
赵禹铭常说:“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凡的思想。”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豪言壮语,却以对责任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价值。他坚信:“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他刻苦钻研规章的精神与持续提升业务的态度,也感染和带动了霍林河站团支部的广大青年,掀起了“学规章、强本领”的热潮。赵禹铭正以扎实的行动,落实现场作业标准,为确保铁路安全畅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