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果香引客来采摘富农家——辽宁本溪乡村游绘就"十一"增收画卷

中新网辽宁 2025年10月07日 10:47

  中新网辽宁新闻10月7日电 (姚小辉) 金秋十月,辽宁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十一小长假期间,在辽宁省本溪市的乡村田野间,一幅幅"果园飘香、游客如织"的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记者走访当地多家特色采摘园发现,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创新的农旅融合模式,乡村采摘游不仅成为市民假期休闲的新选择,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带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金家果园:十年口碑铸就"无品牌"的品质传奇

  在溪湖区的金家果园,25年树龄的梨树与改良嫁接的苹果树交织成一片丰收的海洋。果园负责人崔东旭正忙着指导冒雨来的游客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2015年开始做采摘园,到现在整整10年,靠的就是老客户的口碑相传。”崔东旭告诉记者,果园占地200亩,其中梨树10个品种,苹果树则是从大连引进的富士树改良嫁接而成,命名为“有机富士苹果”,虽未注册品牌,但7-8两重的大果因“甜脆”的口感深受游客喜爱。

  从传统批发转型采摘游,让崔东旭的收入实现了显著提升。“以前做批发,雇人采收成本高,市场价格透明,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现在游客自己采摘,节省了采收费用,年收入比批发时增加15%-20%。”崔东旭算了笔经济账。除了单纯采摘,果园还推出儿童研学科普游、亲子游等增值服务,设置专业清洗区和品尝区,并提供礼盒包装,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果园的红火也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今年十一开始,门口就有村民支起烧烤摊,卖榛子的农户也把自家产品拿到这里来卖,游客采完水果顺便买点土特产,大家互相帮忙,相处得很好。”崔东旭笑着说,看到周边农户能跟着一起增收,自己打心底里高兴。

  “阿姨您尝尝这个花盖梨,汁水特别足!”在溪湖区金家果园的品尝区,来自沈阳的李女士正带着父母试吃刚摘下的梨,雨水打湿了她的刘海,却没挡住脸上的笑意。“早听朋友念叨这儿的梨是蜜酿似的甜,今儿特地冒着濛濛秋雨赶来。果园里水汽氤氲,父母却执意要亲手摘满几箱——中秋夜弟弟和大哥全家要来吃饭,老两口总说,得让全家人都尝尝这份带着露水珠儿的新鲜甜意。”李女士指着手中沉甸甸的果篮,里面既有黄澄澄的梨,也有红彤彤的“有机富士苹果,”7两重的大苹果,脆甜多汁,比超市买的新鲜多了!这一个苹果回去能切一盘子苹果块够全家一起吃的。

  绿野采摘园:"网红"软枣子的甜蜜事业

  在钟岩的绿野软枣子采摘园,一串串翠绿饱满的软枣猕猴桃挂满枝头,吸引游客驻足采摘。“这是父母30多年前从山上移植回来的品种,本来是自己吃,后来发现大家都喜欢,就发展成了采摘园。”钟岩介绍,软枣猕猴桃的经济价值远高于传统果树,10年前就能卖到40多元一斤,经过父母培育,单个果实最大可达1两,因"无农药化肥、超高维生素C含量"成为市场"新宠"。 凭借父母30年的农业研究经验,钟岩家的软枣猕猴桃形成了独特优势。"我们培育的品种口感甜度高、个头大,不仅本溪市内送货,还能销往天津、新疆、上海等地。"钟岩说,最初通过免费品尝、邮寄推广打开市场,如今靠着口碑积累,产品常常供不应求。8亩地的采摘园,成了带动家庭增收的"甜蜜事业"。

  绿康葡萄园:错峰采摘打造农旅融合新样本

  1080亩的绿康葡萄园里,辽丰、阳光玫瑰等品种的葡萄正值采收季。“我们通过品种搭配实现错峰采摘,辽丰9月初成熟,阳光玫瑰10月初成熟,这样能拉长采摘期,吸引更多游客。”园主张云秀介绍,葡萄园已运营6年,通过避雨栽培预防雨水带来的疾病。对于温度也有要求,可以在春秋两季提高地温,有利于葡萄成长。“修花、修粒、修形”等精细化管理技术,保证了葡萄的甜度和品相,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农旅体验项目。 园主张云秀告诉记者“今年十一假期,每天能接待200多人,收入比去年多了三成!”

  记者看到果园里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采葡萄,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今天是中秋节所以一大早就从外地带孩子过来采葡萄,这不仅是‘最好的自然课’,葡萄拿回家送亲友长辈感觉这个礼物比直接在市场上买的更有爱意在里面。”

  从单一果园到多元农旅,从个体致富到带动乡邻,本溪乡村采摘游的蓬勃发展,正是辽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缩影。这个国庆假期,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乡村,在体验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