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急诊生死时速:辽宁方大总医院开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平价医疗为百姓筑起生命防线
中新网辽宁新闻10月5日电 10月1日傍晚,当城市沉浸在国庆佳节的欢庆氛围中,辽宁方大总医院急诊科的红灯却骤然亮起——一名突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货车司机被紧急送医。面对上级医院12万元的自费治疗方案,患者家属曾陷入绝望;而辽宁方大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假日坚守、平价诊疗与专业救治,不仅成功拆除了患者脑内的“定时炸弹”,更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假日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佳节遇急症:高额费用让生命通道遇阻
“头像要炸开一样疼,还不停吐……”回忆起王女士发病时的情景,货车司机王女士(化名)的家人仍心有余悸。9月30日凌晨,王女士准备发车时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被送往区医院检查后,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高度怀疑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建议立即转往上级医院。
然而,当地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会诊后,家属却陷入了两难——医生建议采用微创血管介入治疗,全程自费约12万元。“我们就是普通家庭,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当时真的快崩溃了。”家属回忆道,国庆假期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突如其来的疾病与高额费用,让一家人的节日蒙上阴影。
就在绝望之际,经同事推荐,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着王女士辗转来到辽宁方大总医院。此时已是10月1日傍晚,医院神经外科梁勇主任团队早已等候在急诊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国庆假期的夜晚紧急开启。
假日守岗显担当:专业方案破解“看病贵”难题
“患者颅内动脉瘤已破裂,就像脑内藏了颗不定时炸弹,7天内再次破裂风险极高,一旦二次破裂,致死致残率会大幅上升,必须尽快手术!”梁勇主任团队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头颈部CTA检查,迅速确诊王女士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第一时间向家属说明病情的紧迫性。
考虑到家属无力承担高额自费费用,梁勇主任团队没有选择高价介入治疗,而是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方案——该手术通过翼点入路,用金属钛夹夹住动脉瘤瘤颈,阻断血流以防止再次破裂,不仅治疗效果确切,费用更是远低于介入治疗,切实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10月1日深夜,手术正式开始。神经外科团队在显微镜下精准操作,小心翼翼地避开脑组织重要功能区,成功为患者夹闭动脉瘤。历时数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当术后监测显示王女士意识清醒、对答正确、四肢活动正常时,守在手术室外的家属终于松了一口气,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连声道谢:“谢谢你们不放假,还为我们想办法省了钱,真是救了我们一家人!”
平价+专业: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承诺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同样关键。”梁勇主任强调,为防止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团队严格执行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原则: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抗痉挛,坚持“3H治疗原则”(维持高于平时20%的平均动脉压、8-12cm水柱的中心静脉压、30%-35%的血细胞比容)保障脑灌注,同时通过腰椎穿刺术促进蛛网膜下腔出血排出。
据了解,此次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地区内该类手术的治疗空白,更充分体现了辽宁方大总医院“各类费用不比公立医院高”的承诺。医院已开通各类医保,即便在国庆假期,也通过优化流程、灵活调配资源,让患者无需因医保问题延误治疗。“我们成立医院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梁勇主任表示,节假日坚守岗位是责任,制定平价优质的治疗方案是担当,这正是医院“爱党报国、服务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从急诊药房跨城取药的“生命接力”,到皮肤科色素痣筛查的“健康预警”,再到神经外科深夜手术的“生死救援”,这个国庆假期,辽宁方大总医院用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守护、一次次为患者着想的举措,让“无假日医院”不再是一句口号,让“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承诺落到实处。在守护百姓健康的道路上,方大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岗,用专业与温情,为节日里的城市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