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东北振兴的“黄金动脉”

本站 靳铭煦

  9月28日,当“复兴号”动车组穿梭于辽吉大地的崇山峻岭,沈佳高铁沈阳至白河段的正式开通运营,不仅为东北地区新添了一条快速客运通道,更铺就了一条文旅融合的“黄金路”与区域振兴的“加速带”。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动脉,以技术突破为骨、以文旅串联为脉、以经济协同为魂,正在重塑东北发展的时空格局。

  技术创新是沈白高铁的硬核支撑。面对东北高寒冻土与复杂地貌的双重挑战,建设者们攻克了桥隧占比超77%的施工难题,将85座隧道与175座桥梁在山川间精准衔接。新一代自动化腕臂预配平台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无轨化承力索架设装备突破施工环境限制,道岔闪光焊接技术开创全国高铁先河,一系列国内首创技术不仅保障了线路安全,更彰显了中国高铁的创新实力 。

  文旅融合是沈白高铁最动人的底色。它如金线般串联起沈阳故宫的红墙黛瓦、本溪水洞的奇幻溶洞、长白山的雪域林海,构成四季流转的“流动画廊”。1小时53分的沈阳至长白山通勤圈,让“清晨尝老边饺子、正午探亿年水洞、次日遇天池浪漫”的跨城体验成为现实 。高铁与景区接驳车的无缝联动,更让“快旅慢游”从愿景落地,预计将推动长白山年客流量突破1100万人次。

  区域振兴是沈白高铁的深层价值。它填补了抚顺、通化、白山不通高铁的空白,助力辽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更与京哈高铁等形成闭环,将京津冀与东北的时空距离缩短至4小时左右。通化山参、长白山蓝莓可凭借高铁当日直达京津冀,东北玉米流通损耗率降低30%,“产业-交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银龙破晓穿林海,铁马追风过辽东。”沈白高铁早已超越交通线路的属性,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催化剂”。当第一列动车组驶出站台时,窗外掠过的不仅是关东风情,更是一幅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民生改善的振兴画卷。这条钢铁动脉的阵阵搏动,正在让东北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