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串联文化民生,为东北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站 刘洋

  初秋的东北,层林尽染,山河壮阔。9月28日,“坐着高铁看中国・穿越白山黑水”主题宣传活动随着沈白高铁的正式通车运营正式启动,中央及省市100余名记者深入沈白高铁延线车站,报道沈白高铁开通运营盛况,共同感受“一日看尽关东景”的便捷。这趟新开通的高铁线线路,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东北大地的生机活力,更让我们感受到铁路部门在推动区域发展中实实在在的作为。

  高铁串起文化脉络,让精神传承提供“落脚点”。在沈白高铁延线各车站,均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抚顺站的雷锋展厅里的老物件、雷锋服务台的贴心指引,让“雷锋精神”继续传承;通化站旁的东北抗联纪念馆,让旅客一下车就能触摸到“林海雪原,抗联英雄”的壮阔史诗,感悟红色历史与爱国主义情怀。这些不是偶然的设计,而是铁路部门以高铁为“文化载体”,将地域文化与出行场景串连起来。无论是旅客赶车的间隙,还是外地游客初到东北,第一眼看到的不只是车站,而是这片土地的精神底色。这种“交通+文化”的创新融合,让冰冷的铁轨有了情感温度,使文化传承更接地气、更易深入人心。

  高铁筑牢民生底色,让便捷出行有了“保障网”。通化站作为沿线最大站房,在打造智慧站房时将“便捷”放在首位,智能设备减少排队时间,指引标识清晰易懂,切实解决旅客出行的实际问题,各项服务举措,更是围绕旅客需求展开……比如:雷锋服务台的周到帮扶,让老人、孩子出行少了顾虑。当我们乘坐沈白高铁时,可以感受到铁路为方便民众所做的努力,他们没有将民生挂在嘴边,而是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中:让旅客少等一会儿、少跑几步、少些麻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给老百姓带来最舒心便捷的出行体验。

  高铁激活地方活力,为生态经济搭建“连接线”。藏在森林里的长白山站和长白山西站,铁路部门在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让站点与自然相融,既保护了这片绿色,又让游客能更方便地走进长白山。过去,想去长白山游玩,可能要转好几趟车,现在乘坐高铁即可直达景区。这种便捷不只是方便了游客,更是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游客增加了,周边的住宿、餐馆、农贸市场都火了起来,山里的特产能更快运出去,老乡们的收入也有提高。这条铁路就像一根坚实纽带,把东北的好山好水与外面的世界连起来,让地方发展有了新的动力,让东北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沈白高铁的开通,不仅是一条交通线的建成,更是一条发展线的延伸,一条幸福线的铺就。当高铁穿过林海雪原,当汽笛唤醒沉睡山川,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速度的魅力,更是铁路部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是东北大地焕发新活力的生动见证。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