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珲高铁十载飞驰 绘就东北繁荣新图景

本站 郝禹程

  有着“东北最美高铁”之称的长珲高铁已悄然走过了十个春秋,471公里的钢轨不仅丈量着空间的距离,更镌刻着边疆地区从交通闭塞到活力迸发的十年巨变,成为新时代东北振兴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前,延边州与长春、吉林等核心城市的往来,还依赖着耗时6小时以上的普通铁路,人员往来不便、物资流通不畅,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拦路虎”。如今,长珲高铁构建起长春2小时、吉林1小时的便捷交通圈,白城看草原、太原访古城一日可达,让边疆群众的出行半径与幸福指数同步扩容。

  这条高铁线,更是激活经济活力的“动力源”。在旅游领域,它将延吉、珲春、图们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联动哈尔滨冰雪资源形成跨省份旅游环线。在产业层面,“高铁冷链+直达运输”让珲春帝王蟹4小时抵长春、8小时达北京,延边辣白菜、打糕借高铁客流走向全国。“带着512G的胃来延边”成为游客口中的热门打卡语,带动沿线餐饮、零售等产业蓬勃发展,让特色产业得以突破地域市场的天花板,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更难得的是,长珲高铁将优质服务融入每一段旅程。延吉西站的“金达莱之约”、珲春站的“石榴花”、敦化站的“德之馨”等服务品牌的打造,再到节假日的民俗表演、美食品鉴,数万件好人好事、40余万元失物查找、500余面锦旗,赋予了冷硬的钢轨以人文的温度,展现了交通运输业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服务升级。

  此外,长珲高铁的“公交化”运营,意味着高铁已深度嵌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可靠、高效的常态化出行选择,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半径和思维观念。跨城就业、异地求学、周末出游不再受限于路途遥远,沿线百姓的钱包也因高铁经济愈发鼓实,它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交通改变生活”的力量,更让东北东部的未来,有了更辽阔的可能。

  十年飞驰,长珲高铁成为了连接边疆与中心城市的“经济线”、传承民俗文化的“文化线”、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线”。它的轨迹,不仅是钢铁的延伸,更是梦想的延展,边疆的明天,正沿着这条闪亮的轨道,加速驶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