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淘汰的“旧窗口” 藏着民生温度

本站 袁红飞

  当移动支付覆盖生活角落、12306APP实现指尖购票,郑州街头那些又旧又冷清的火车票代售点,成了不少人眼中该被淘汰的存在。有人质疑其效率低下,有人感慨其与数字化时代脱节,但12306一句“老年人需要”,却道出了这个“旧窗口”背后不褪色的民生价值。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铁路部门从未遗忘那些脚步稍慢的群体,而代售点正是这份人性化关怀的生动注脚。

  火车票代售点的“不淘汰”,是对老年群体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在郑州的代售点里,每天都有老人拄着拐杖前来,他们或许看不清手机屏幕上的小字,或许搞不懂复杂的购票流程,更或许对线上支付心存顾虑。对这些老人而言,代售点里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纸质车票的踏实触感,是他们顺利踏上旅程的重要保障。它没有复兴号的风驰电掣,却用慢服务接住了老年人的出行刚需,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体面、安心地踏上旅途,这正是铁路服务以人为本的鲜活体现。

  火车票代售点的“不淘汰”,是对特殊区域出行难题的有效破解。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代售点或许显得冷清,但在偏远地区,它却可能是当地居民购票的唯一选择。有些地方没有火车站,居民若想购票,要么长途奔波,要么依赖他人帮忙。而代售点的存在,将购票服务延伸到了百姓家门口,让偏远地区的居民无需再为一张车票折腾。它拉近了人与旅途的距离,让每一个地区的居民都能平等享受出行便利,这正是铁路服务普惠共享的深刻诠释。

  火车票代售点的“不淘汰”,更是对铁路服务初心的坚守。从过去一票难求时的排队长龙,到如今数字化时代的指尖购票,代售点的变迁,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曾经,它是缓解火车站售票压力的重要力量;如今,它虽不再是购票的主流渠道,却依然坚守着服务的使命。正如铁路部门在客运服务中既要保障高铁的高效,也要保留公益性慢火车;既要推出计次定期票,方便跨城通勤,也要坚持保留代售点服务特殊群体。铁路部门服务的进步,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效率与温度之间找到平衡,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实现兼顾。

  这份“旧窗口”不淘汰的坚持,无关效率,无关潮流,只关乎民生。它像一扇小小的窗口,让我们看到,铁路的发展不仅有经济加速度,更有民生温度。真正的服务创新,从来不是抛弃那些旧事物,而是让每一份需求都被看见、被满足,中国铁路正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个人都能稳稳地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