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最美高铁”以钢轨为线织就振兴华章
9月20日,长珲城际铁路迎来开通运营十周年。十年间,它以471公里的延展为笔,以1.74亿人次的奔赴为墨,不仅摘下了“东北最美高铁”的美誉,更用钢铁的坚韧与发展的温度,在东北大地上织就了一张串联时空、激活产业、温暖人心的“振兴网”。
这是一条突破时空的“效率之路”,激活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一池春水”。曾经,延边州到长春6小时的铁路车程,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困住了人员流动的脚步,也束缚了产业升级的可能。而如今,“长春2小时、沈阳4小时”的高铁圈成为现实,它让延边州从地理上的“边疆”,变成了经济协作的“近邻”。帝王蟹4小时抵长沈、8小时进京的冷链奇迹,延边辣白菜借高铁走向全国的销量跃升,本质上是高铁用“时空压缩”打破了资源与市场的壁垒,让边疆的“特色”得以挣脱地域限制,成长为“优势”,为边疆产业装上了“加速器”,让“藏在深闺”的物产有了对接全国市场的底气。
这是一条独具魅力的“风景之路”,做活了冰天雪地的“经济文章”。“东北最美高铁”的美誉,从不是空穴来风,车窗外蕴含着四季流转的东北盛景。冬季有雾凇凝霜覆满枝头,夏季有松江碧波映着蓝天,秋季有五花山色层林尽染……。这条铁路,本身就是一条“移动的风景线”,更是串联沿线资源的“金丝线”。它将延边的朝鲜族民俗、长白山的林海雪原、松花江的生态风光,从分散的“珍珠”串成了“黄金旅游线”。“跨省无缝游”的体验,彻底改变了东北旅游“单点爆发”的格局。最重要的是,它让“冰天雪地”不再是“冷资源”,冰雪景区因便捷交通迎来更多客源,民宿、餐饮、文创产业随之兴起,“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东北冰雪经济按下了“加速键”。
这是一条温暖人心的“民生之路”,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1.74亿人次的背后,是学子赶早班车赴校的身影,是务工乡亲周末返乡的期待,是一家人乘高铁出游的欢笑,是商务人士高效奔赴洽谈的脚步。这条高铁,早已融入沿线民众的生活肌理,拓宽了每个人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深刻改变了沿线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年的飞驰,长珲城际用优异的运营成绩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它是东北振兴的“动力线”,让“冷资源”热起来、“老工业”活起来;它是民生幸福的“连接线”,让距离近起来、人心暖起来;它更是东北发展的“希望线”,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持续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蓬勃的“铁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