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赶大集:“慢火车”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日,一趟在吉林通化与长白山之间运行50年的4245次“慢火车”,新增“周末影院”和“列车大集”服务,让乘客在旅途中既能享受文化娱乐,又能参与农产品交易,这趟穿梭于山林间的绿皮“慢火车”,以创新服务为笔,以坚守担当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篇章。
列车上的“周末影院”,是流动的文化驿站,为乡村文化振兴搭建了独特的精神桥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偏远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村民接触多元文化的渠道有限。“周末影院”的开设,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当《英雄儿女》《上甘岭》等老电影的海报贴在车厢两侧,红色记忆便在村民心中泛起涟漪;当《特快列车》《火车一响》等与铁路相关的影片在临时搭建的“迷你放映厅”播放,孩子们瞪大眼睛盯着屏幕,老人们则跟着熟悉的台词轻声哼唱。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带来了视觉享受,更传递着坚韧、奉献的精神力量,让乡村群众在旅途中就能触摸到文化的温度,让乡村文化振兴有了更接地气的载体。
“列车大集”是移动的交易平台,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效途径。以往,沿线村民想要出售山里的松子、木耳、山野菜等特产,需背着沉甸甸的货物辗转到县城集市,耗时又费力。如今,“列车大集”开进车厢,村民们只需带着特产上车,就能与来自城市的游客、商贩面对面交易,“慢火车”成了老乡们名副其实的“致富车”,不仅帮助他们把“山货”变成“俏货”,增加了收入,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让乡村产业在流动中焕发新的生机。
50年的坚守,彰显了铁路部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担当。4245次列车每日往返于通化与长白山之间,其中不少是无人值守的乘降所。哪怕只有一位村民候车,列车也会准时停下。多年来,它不仅是村民出行、求学、就医的“生命线”,更便利了乡村人口流动和就业。铁路部门还不断优化服务,除了“周末影院”和“列车大集”,还在车厢里设置了图书角、便民服务箱,让这趟“慢火车”充满了家的温暖。
铁路“慢火车”的创新与坚守,是铁路部门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这样充满温情与担当的“慢火车”,以小举措撬动大发展,让偏远地区的人们共享发展成果,一同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