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铁龙穿林海 东北赋新能

随着一列列高铁试运行列车穿越长白山脉的片片林海,沈白高铁正式进入了开通倒计时,这条纵贯东北的交通动脉用350公里时速为东北振兴赋予了高铁新动能。
沈白高铁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是“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的区域连接线,同时也是东北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通车后,沈阳至长白山的旅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压缩至1小时53分,北京至长白山也仅需4小时33分,早上沐浴沈阳故宫的晨光、中午观赏长白山天池云海的场景也将成为现实。这种对时空的压缩意义远远超过了出行便利本身的意义,约77%的正线桥隧比、85座隧道、175座桥梁更是国家基建硬实力对促进区域发展的强力推动。
在沈白高铁四年的建设周期里,铁路部门累计开行检测列车5193列次,将设备故障率严格控制在1次/万列公里以内,用近乎严苛的标准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国铁沈阳局沈阳客运段专门选拔业务骨干进行封闭培训,成立乘务班组确保试运行期间各项工作有序对接并持续提升客运服务质量。沿途各新建车站着力完善各项旅客服务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努力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全力保障线路正式开通。
高铁从不来都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是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沈白高铁的带动下,辽吉两省将形成“高铁城市群”联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加速与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为东北城市“集群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沈白高铁沿线的“中国煤都”抚顺、通化医药产业、白山生态农业都将因这条高速通道而焕发新生。“中国人参之乡”通化的农户们期待通过“高铁快运”将新鲜人参直供全国市场;白山的天然矿泉水也将借助4小时直达京津冀的交通优势,打通高端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这种产业赋能具有鲜明的“双向性”,一方面,东北的特色物产、优质资源为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提供了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也将沿着高铁线路向东北流动,为东北振兴按下了加速键。
沈白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为东北的高铁网再添新动脉,这条穿越林海的铁龙,既是交通线,更是经济线、民生线、文化线。在高速铁路新动能的强劲推力下,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宏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