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班列:铺就发展共赢之路

本站 于洋

  近年来,中亚班列发展成绩斐然。截至2025年8月31日,其历年累计开行超6.9万列,发送货物超519万标箱,前8月开行9626列,发送货物75.1万标箱,同比增长显著。而且,它通达亚洲11个国家超100个城市,国内28个省级行政区128个地级市也被纳入其辐射范围,已然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的重要纽带。

  中亚班列的蓬勃发展,为国际贸易打开了新局面。过去,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受限于交通等因素,规模和效率都难以提升。如今,中亚班列凭借稳定的运输时间和强大的承载能力,打破了这些阻碍。像产自中亚的棉纱、锑精矿等资源能源类产品,以及东南亚的热带水果等特色商品,通过班列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国内物资供应。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也借此加速走向亚洲国家和地区,满足了当地民众的生活需求,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发展。中欧(中亚)班列亚洲方向装车城市众多,如连云港、义乌等地,充足的货源为班列持续稳定开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推动了相关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中亚班列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以北京国际陆港为例,其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3列,运送标箱1300多个,货重超10000吨,货值近2亿元,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在陇南,首列进口农产品中亚班列的成功抵达,为当地外贸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因中亚班列拉近了与国际市场的距离,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转变。此外,班列运输货物种类从开通初期的过境二手车拓展至22个大类,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各方的不懈努力。铁路部门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协作,提升通关效率;同时,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线路规划与站点布局。中老铁路、跨里海运输走廊等通道的开通,更是为中亚班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亚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其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有望串联起更多城市和地区,推动更深层次的经济融合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的力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