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暑运创新高,彰显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
日前,为期62天的2025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数字不仅是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有力见证,更蕴含着满满的民生温度与蓬勃的发展活力。
从运力保障来看,铁路部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基础上专门编制实行暑期运行图,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实现高标运行,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的投用持续释放运输新动能,让更多旅客得以享受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同时,依托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动态分析旅客出行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售票策略,及时在热门方向、区间和时段加大运力投放。以华中地区为例,国铁郑州局充分发挥“米”字形高铁成网优势,精准实施“一日一图”,通过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等方式,加大重点线路高铁公交化开行力度,切实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
特色服务供给成为今年暑运的一大亮点,有效激活了消费引擎。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将各地的美食美景、人文名胜串联成线。在长三角地区,创新推出的“苏超”球迷专列,让球迷们能够便捷跨城观赛,享受“高铁+大巴”无缝接驳服务,累计运送球迷超3.15万人次,有力带动了体育旅游消费。在东北地区,国铁沈阳局精心设计了多款“沈铁·周末游”系列旅游计次票产品,巧妙串联起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为旅客的深度游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力助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活力。
在服务升级上,铁路部门从细节入手,传递民生温度。呼和浩特东站新增空调机组和通风机,借助智能温控系统将候车室温度稳定在舒适区间,赢得旅客广泛点赞;草原铁路沿线的丰镇北高铁站也圆满完成首个暑运考验,大幅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同时,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常态化运行,暑运期间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全力保障了学生群体顺利出行。此外,积极适应国家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34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
铁路暑运的圆满收官,是交通运输领域一次成功的“大考”。它承载着百姓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推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更彰显了铁路部门在保障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