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风华”铸通途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9月1日,在沈阳至丹东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十周年之际回溯过往,十年间这条高铁如同一条“钢铁长龙”贯穿东西,将沈阳、本溪与丹东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无阻、安全畅行,在辽沈大地绘就一幅生动形象的民生幸福画卷。
在沈丹高铁线路开通前,从沈阳去往丹东坐火车需要耗费3个半小时之久,两地交通极为不便。沈丹高铁开通后,本溪和丹东也融入沈阳“一小时经济圈”,沈丹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至不到一个半小时,与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形成高效的”“快车网”,构建起连接全国的快速客货运通道。大幅削减沈丹之间及相邻地域时空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辽宁“三大城市”间的交流,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有效流通。
沈丹高铁开创“城际化”、“公交化”的铁路新运行模式,方便百姓出行。目前每日开行31对动车组列车,平均30分钟一趟,最短的间隔时间也仅有5分钟,一天就能往返。“高铁公交化”、电子客票全覆盖,“计次票”、“中铁银通卡”等各种票据服务全面发行应用,大大提高了旅客出行体验,降低了旅客出行的费用,使越来越多的“双城生活”成为可能。
此外,沈丹高铁改写了东北经济发展版图,奏响辽沈大地上的经济发展“合奏曲”。沈丹高铁的全线开通,实现了客货分线运营,释放了原本铁路货物运输的能力。完善的港口集疏运体系逐步成型,“内陆腹地”对接“沿海窗口”,突破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瓶颈,有效解决腹地货物“出不去”、港口货源“不饱满”问题。来自东北腹地内各地域的种种货物快速输出至南方各大海港,形成了北方海陆双港与南北方航运立体化的物流格局,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沈丹高铁就像一条“钢铁长龙”穿梭在城市之间,串起本溪水洞、凤凰山、鸭绿江等美景,促进当地历史文化传播发展。 “高铁+旅游”、“高铁+研学”、“高铁+红色文化”等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十年来,沈丹高铁运送旅客1.2亿,每天约有3.4万旅客乘坐这列动车,最多一天有超过9.8万人搭上这列幸福高速畅游辽宁;丹东市因沈丹高铁开通前来参观的游客增长了58%,开行的旅游专列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为乘客旅途增添更多可能性选择和美好出行体验。
十载风华,一路生花。十年间,不论狂风骤雨还是天寒地冻,沈丹高铁始终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助力经济发展,惠及百姓民生,在辽沈大地上铸就一条快捷的幸福通途,绘就出一幅生动的民生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