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高铁十年路 赋能发展硕果丰

本站 赵朴

  十年时光,风雨兼程,一条钢铁动脉在辽沈大地上蜿蜒伸展;十载岁月,奋勇向前,沈丹高铁的滚滚车轮,为区域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2015年开通运营以来,这条串联沈阳与丹东的“黄金通道”,早已成为推动东北东部振兴、造福广大百姓的“发展引擎”,在十年间结出了累累硕果。

  沈丹高铁带来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交通便捷程度的大幅提升上。以前从沈阳到丹东,走公路得花3个多小时,而现在坐高铁,最快只要1小时20分钟就能直达,“一小时交通圈”真正从愿景变成了现实。从丹东去沈阳“看故宫、啃鸡架、品老雪”,从沈阳去丹东“边境游、买草莓、吃蚬子”都非常方便;商务人士早上到沈阳谈项目,傍晚就能回到丹东和家人团聚,通勤效率的提高,让区域内的人才流动和商务往来变得更加频繁,有力地促进了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文旅融合的蓬勃发展,也是沈丹高铁十年成就的生动展现。借助这条高铁,丹东的鸭绿江景区、凤凰山、宽甸红叶等旅游资源,不再因距离而“可望不可及”,成了沈阳及周边城市游客周末出游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十年里沈丹高铁累计运送旅客超过8000万人次,带动丹东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时,沈阳的工业旅游、历史文化资源也借助高铁的力量,反向影响到丹东,形成了两地文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热潮,“高铁+旅游”已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产业联动迸发的活力,是沈丹高铁十年成果的坚实根基。高铁的开通,打破了城市之间的产业界限,使得沈阳的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和丹东的仪器仪表、农产品加工产业能够实现“产业链互补”。沈阳的零部件通过高铁能快速运到丹东的工厂,丹东的优质草莓、海鲜依靠高铁冷链,当天就能出现在沈阳的商超里,甚至还能销往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的市场。十年间,两地开展的产业链协同项目大幅增长,区域产业集群的效应不断增强,为辽宁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十年岁月,满是发展的硕果。沈丹高铁,不仅是一条钢铁动脉的成长历程,更是区域发展的发展历程。它承载的不只是来来往往的旅客和货物,还有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这条“黄金通道”必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继续书写区域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