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高铁:十年栉风沐雨 今朝砥砺前行

本站 安飞龙

  2025 年 9 月 1 日,沈阳至丹东高速铁路迎来开通运营十周年。十年间,这条全长 208 公里的钢铁大动脉,不仅安全、优质、高效的发送旅客1.2亿人次,更以多元价值深刻改变着沿线民生图景与发展格局,成为振兴东北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重塑交通,完善出行新方式。对于沿线百姓来说,沈丹高铁的开通是压缩两地通行时间具体表现,更是出行体验的全面升级。沈丹高铁让过去3小时34分的乘车体验锐减至1小时11分,本溪、丹东顺利融入沈阳“一小时经济圈”。十年间,这条线路持续优化开行模式与服务,如今每天31对动车组列车密集穿梭,平均30分钟一趟、最短间隔仅5分钟的“公交化”运营,让跨城出行如“串门”般便捷;电子客票全覆盖、“计次票”“中铁银通卡”相继推出,进一步降低了出行成本。沈阳站“美丽”服务台、本溪站“枫叶情”爱心服务团队、凤城东站“东哥”服务团队等品牌,更用细致服务为旅途增添暖意,让乘坐高铁出行既轻松又温馨。

  协同发力,激活经济新动能。沈丹高铁与哈大高铁、京哈高铁、长珲城际、丹大高铁等无缝衔接,构建起贯通辽宁、辐射东北、通达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为人员流动与资源调配提供了高速网络支撑,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更重要的是,客货分线模式极大释放了既有铁路货运能力,让海陆双港联动效应充分显现。沈丹高铁开通后,大连港口集疏运体系更完善,东北腹地的钢材、粮食、集装箱等货物可通过丹东港快速运往南方,货物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融合创新,解锁文旅新体验。沈丹高铁穿行于群山与河流之间,将本溪水洞的神秘、凤凰山的峻峭、鸭绿江的浩荡串联成线,让“一线多游、朝发夕至”成为常态。十年来,丹东市累计接待游客量比高铁开通前激增 58%,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国铁沈阳局的创新探索。从丹东至大连的“赏樱专列”,到延吉的“朝鲜族民俗专列”,再到吉林的“雾凇专列”,特色列车与地方文旅资源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借助高铁“走出去”,也让更多人走进辽宁、爱上辽宁。

  十年风雨洗礼,沈丹高铁历经 36 次大雪、69 次暴雨、89 次大风考验,始终保持安全快捷、畅通有序。如今,这条高铁早已超越交通线路的定义,成为推动辽宁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沈丹高铁以钢铁之躯承载使命,在辽宁振兴的征程上,书写更多关于民生改善、经济腾飞、文旅繁荣的崭新篇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