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试运行 打造发展“新引擎”
9月4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沈白高铁进入模拟载客试运行阶段,以350公里时速,“钢铁巨龙”穿梭于东北山水画廊间。这不仅是高铁开通前的关键“热身”,更标志着东北交通版图即将迎来新突破,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攻坚筑根基,彰显硬核实力。沈白高铁面临复杂建设挑战,铁路建设者以创新突破工程壁垒。该高铁需穿越11条断裂带、跨越80余条河流,桥隧比高达78.4%,国铁沈阳局联合参建单位,用“以桥代路”“以隧代挖”新工艺攻克难题,还设2174户隔声窗、179处声屏障。即便列车以350公里时速穿隧道,车内仍平稳静音。这些技术突破,既展现铁路建设的硬核实力,更兼顾生态与乘客体验,让“钢铁巨龙”既有速度,更有温度,诠释铁路部门的匠心与担当。
生态优先谋发展,守护山水画卷。在沈白高铁推进过程中,铁路部门始终将生态保护融入建设全程。国铁沈阳局秉持“最小干预”原则,规划时主动绕开17处自然保护区、22处水源地,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列车行驶间,窗外森林、田野与桥梁隧道相映,流动的自然画卷与“静音走廊”相得益彰。这种“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理念,让沈白高铁不只是交通通道,更成为守护东北生态的绿色屏障,彰显铁路部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践行。
联通区域促振兴,保障民生福祉。沈白高铁开通在即,铁路部门正以交通赋能区域发展。该高铁将结束抚顺、通化、白山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辽宁14个地级市“市市通高铁”;国铁沈阳局优化运输组织,使沈阳北至长白山站最短旅行时间缩至1小时53分,“晨游沈阳故宫,午览长白山天池”成为现实。这不仅缩短地域时空距离,更为沿线群众出行提供便利,为东北振兴搭建高效经济动脉,让民生福祉随铁轨延伸。
沈白高铁的模拟载客试运行,用高铁力量激活区域潜力,为东北高质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条“钢铁巨龙”承载的不仅是旅客,更是东北发展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