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列激活文旅消费新引擎
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铁路旅游专列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从串联南北的跨省线路到适老化改造的银发专列,从生态旅游目的地到赛事观赛服务,旅游专列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精准对接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通过市场调研,针对不同客群推出定制化专列服务,有效激活了潜在消费需求。国铁沈阳局“阿尔山号”旅游专列打造“列车即景区、旅途即体验”沉浸式文旅演出场景旅游列车;国铁乌鲁木齐局打造的“新东方快车”旅游专列,通过“列车+巴士”的接驳服务,让游客一站式畅游南北疆,“银发旅游专列”成为暑运亮点;国铁哈尔滨局开行的“悠享龙江·银旅号”专列,通过全车适老化改造,满足了老年游客的舒适出行需求。此外,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特色专列也备受青睐。数据显示,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专列500余列,其中赣闽两省始发的12列直通专列运送旅客近9000人次。
串联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旅游专列的最大优势在于一线多点、车随人走,能够高效串联沿线旅游资源,形成消费联动效应。以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由于常规交通不便,旅游专列成为连接南方客源的重要纽带。今年以来,阿尔山景区接待专列85列,游客2.3万人次,带动消费2500多万元。福建泰宁通过“百趟专列进泰宁”活动,吸引北京、上海等地游客,上半年接待游客501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超40亿元。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将“吃住行游购娱”资源整合,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推动了沿线地区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一列火车带火一片区域”的效果。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消费场景。除了传统旅游线路,铁路部门还积极探索“铁路+文旅”新模式,拓展消费场景。例如,长三角铁路推出的“苏超”球迷专列,依托高铁网络实现“高铁+大巴”无缝接驳,累计开行31趟,运送球迷近3万人次。这种创新服务不仅满足了球迷的观赛需求,还促进了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泰宁九龙潭夜间旅游专列、全息投影灯光秀等特色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消费体验。铁路部门通过跨界合作和技术赋能,正在打破传统出行边界,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旅游专列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从数据来看,其市场潜力巨大,尤其在银发旅游、生态旅游等领域仍有广阔空间。铁路部门正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深化与地方合作,让旅游专列成为激活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