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前7个月我省累计解决用工缺口45.2万个

辽沈晚报 2025年09月05日 10:58

  9月4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第3场)新闻发布会,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省人社厅持续坚持要素供给端、企业需求端、公共服务端“三端”发力,全力保障人力资源供给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提升技能培训质效

  我省出台《辽宁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制定稳经济促就业惠民生、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40余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政策措施,将从扩大社保补贴范围、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强化重点群体培训、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源供给保障力度。

  挖潜扩容拓宽就业渠道。制发《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实施方案》,升级实施“春暖辽沈·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系列行动。前7个月,累计解决用工缺口45.2万个,释放惠企红利15.2亿元。

  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辽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匠才助推振兴”10大专项培训行动,提高大规模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前7个月,开展职业培训26.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4.26万人、高技能人才3.86万人。

  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研究制定《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主办“区域创联·智汇未来”东北三省一区创业创新交流活动,探索建设“街创中心”,开展“助创兴企·筑巢引凤”创业孵化体系建设行动,实施个人创业“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打造项目能落地、初创有扶持、协创有响应的创业环境。前7个月,扶持创业带头人9912人,带动就业7.3万人。

  数字赋能就业公共服务。推动省级“一库一平台”建设应用,建设全链条“大学生就业数据中心”,开发“个人顾问”“企业顾问”“经办顾问”等“智慧就业顾问”场景,有效提升办事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持续优化“舒心就业”指导服务站点建设,目前全省已建设609个站点,服务延伸至街道、社区、村屯、高校和商圈。前7个月,政策宣传服务70.7万次,招聘对接活动2724次,服务登记失业人员15.4万人。

  不断提升来辽在辽外籍人员

  工作生活便利度

  年初以来,按照我省打造“国际辽”工程的有关要求,着眼更好吸引、集聚、用好外籍人才,不断提升外籍人才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放宽资格准入条件。放宽外国人才在辽工作年龄、工作经历和工作许可有效期限等限制,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辽创新创业,允许高校院所引进的外籍科技人才在企业兼职,扩大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适用范围。经认定的外国人才可申请办理有效期最长10年的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

  提升外籍人员工作生活便利度。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与社保卡融合集成工作,依托社保卡为外籍人员在社会保障、就医购药、交通出行等领域提供“一卡通”便利化服务。推行并联审批模式,会同省公安厅同步推进两类许可“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提交材料由21项减至13项,审批时限由25个工作日减至15个工作日,实现了“一次申请”、“两证”齐发、“最多跑一次”。

  积极打造外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我省作为全国外国人才服务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省份,制定了在辽外国人才在工作便利、职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方面22条具体试点任务清单,通过系统集成、形成合力,推动现行相关管理制度覆盖、适用、兼容外国人才,构建起外国人才服务保障的“四梁八柱”,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

  本报记者 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