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暑运落幕:用实干托举民生期待

本站 袁红飞

漫画作者:于景慧
漫画作者:于景慧

  9月1日,为期62天的2025年暑运落幕,铁路部门9.43亿人次累计发送量刷新历史,面对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三流叠加”的年度大考,铁路部门以创新破题、用坚守作答,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运力革新,数据驱动背后的保通智慧。暑运期间全国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数据的背后有京哈高铁京沈段高标运行释放的运能,也有渝厦高铁新线带来的新选择,更有12306售票数据对热门线路、高峰时段的精准捕捉。铁路部门精准响应民生需求,整合全路调度的系统思维,彻底跳出按经验排图的传统模式,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需求到运力的动态匹配机制,让每一趟列车都开往群众最需要的方向

  服务升级,细节打磨里的暖心温度。铁路部门从满足基本出行向提升出行体验转变,那些看似微小的服务举措,实则是对 “民生无小事”的深刻践行。呼和浩特东站将候车室温度精准控制在17-22℃,11台新

  空调机组与百部通风机构成的清凉屏障;鄂尔多斯站免费提供的绿豆汤、防暑药包,解决的是旅客应急之需;沈阳站美丽服务台和沈阳北站12306服务台,将行李托运与失物招领、重点旅客帮扶等服务整合,形成“一站式”便民体系,让学生旅客在进站、候车、乘车全流程中都能享受便捷支持。这些细节的改变,让旅途不再是简单的位移,而是充满人文温度的体验。

  民生为本,惠民布局下的赋能担当。长三角普速列车实行二折优惠,让低收入群体也能享受想走就走的便利,这是铁路部门在普惠民生上的主动作为,不让票价成为群众出行的绊脚石;济郑高铁公交化运营,将跨城通勤成本降低60%,这是铁路部门在 服务城市群发展上的精准发力,以交通一体化助推区域一体化;景德镇北站78.4%的客流增幅,印证了高铁新线对区域文旅资源的激活作用,让交通线成为致富线,让更多群众依托铁路实现增收。

  暑运落幕,但铁路服务民生的征程从未停歇。9.43亿人次的新纪录,既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随着高铁网络的持续延伸、服务创新的不断深化,中国铁路必将继续以实干托举民生期待,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强劲的“铁动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