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动脉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初秋的辽西乡村,汽笛声与歌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日前,国铁沈阳局与朝阳市文联在尤杖子村火车头广场共同开展的"汽笛鸣奏振兴路·送文化到乡村"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关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三年来,这项活动已然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铁路与乡民的文化纽带,展现出国铁企业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国铁沈阳局的帮扶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从修公路、筑桥梁、改善基础设施的硬件塑形,到建市场、拓销路、打造村民活动中心的功能完善,再到如今持续输送文化资源、开展文艺活动、挖掘乡土记忆的精神铸魂,国铁沈阳局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多层次、立体化的帮扶体系。这种从"输血"到"造血"再到"活血"的创新帮扶方式,体现了对乡村振兴规律的深刻把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乡村的真正振兴。
铁路不仅肩负着联通南北的运输重任,更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劲引擎。这种以铁路为骨干的高效物流体系,直接打破了长期困扰乡村发展的运输瓶颈。它不仅显著降低了农产品在长途运输中的损耗率,节约了宝贵的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能及时享受到真正新鲜地道的农产品,而农民也得以摆脱“低价滞销”的困境,切实获得了流通环节增值带来的丰厚回报,实现了收入的稳步增长。
“铁路+文化”的帮扶模式在尤杖子村的成功实践,是铁路系统勇担社会责任、以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他们不仅铺就了连接市场的“钢铁动脉”,更用心勾勒出一幅“以文化赋能产业”的振兴图景。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铁路开通定制化专列、设置冷链运输通道、衔接电商直播平台,让小农户无缝对接大市场,彻底破解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村振兴既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也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看,铁路动脉滋养着希望的田野;听,鸣笛声奏响振兴的乐章。放眼未来,铁路在乡村振兴中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必将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