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中欧班列打造高效物流黄金通道

本站 韩文浩

 

漫画作者 裴晓羽

  近日,中欧班列“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的成功首发,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对外贸易开辟了更加高效物流通道,在中欧经贸合作的宏伟蓝图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响亮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一列满载着电器、机械装备、日用品等55个40英尺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国家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直抵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这趟全程8000余公里的旅程,仅耗时10天,实现了境内外“枢纽对枢纽”的高效直达,标志着中欧班列运输体系的一次重大升级。

  自2017年9月首趟中欧班列(沈阳)开行以来,其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3870列,年均增速超过30%,进出口商品货值约90亿美元,通达欧洲、中亚及日韩等20个国家50余座境外城市,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这一串耀眼的数字,见证了中欧班列(沈阳)的飞速成长,更彰显了其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如今,中欧班列(沈阳)已成为东北地区开行规模最大、运输时效最快、线路辐射最广、成本效益最优的国际物流通道,被誉为连接东北与欧亚大陆的“黄金通道”。

  相较于普通中欧班列而言,在运输组织上,它实现了运力优先保障、口岸优先换装、境外优先接车,确保了货物从出发到抵达的高效流转,全程运输时间压缩了30%。这让对于那些对时间敏感、附加值高的商品而言,如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提供了更为快捷、可靠的出口途径。

  在通关效率上,精品班列的通关效率大幅度提升,通过创新实施“铁路快速通关”“先查验后装运”等监管模式,大大缩短了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这种“一站式”的通关服务,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升了整体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为中外贸易的顺畅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服务质量上,货物全程运输的可视化追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货物的运输状态,提高了物流的透明度和可控性。这种“看得见”的物流服务,增强了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信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

  中欧班列“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的成功首发,是物流效率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与共赢的实践。它为东北地区与欧洲部分地区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创造了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