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汽笛伴歌舞 书画进乡野

本站 杨雨欣

 

漫画作者 孙一

  日前,悠扬歌声在尤杖子村火车头广场响起,国铁沈阳局“汽笛鸣奏振兴路·送文化到乡村”活动已迈入第三载。当铁路蓝邂逅乡土绿,一场延续三年的文化接力悄然改变了村庄肌理。从初时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如今的精神滋养,铁路部门以文化帮扶为犁锉,深耕于乡村振兴的沃土。这不仅是一场场文艺演出,更是一套涵养文明乡风、唤醒农民文化自信的组合拳,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铿锵誓言,在广袤田野上落地成春。

  国铁沈阳局帮扶尤杖子村的实践始于夯实发展之基。一条条新修的道路桥梁畅通了村庄的“血脉”,明亮节能的路灯点亮了村民的生活半径,多功能活动中心与火车头广场成为休闲枢纽。更深远的是产业赋能,如冷棚种植、肉牛养殖、光伏发电等项目,悄然改变着经济生态。当夕阳西下,火车头广场人流如织,健身器材间跃动着村民身影,图书室内飘散着油墨书香,这一切皆源于铁路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物质根基的筑牢,为乡村文化繁荣提供了坚实舞台。

  帮扶团队深谙文化振兴之钥。一支支沈铁文艺分队携手地方艺术家,将《幸福中国一起走》的旋律、《大刀舞》的雄浑从舞台送入田间。这些精心编排的节目不仅带来视听盛宴,问答互动更巧妙传递铁路常识与文明理念。当书法家为村民书写愿景,美术骨干绘下乡愁新景,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星光,而是融入乡土的可触温度。

  铁路力量与乡村脉搏的共振,构筑起独特的情感纽带。演员们走进村民家中聊家常、听心声,将这份体悟融入创作,书画作品成为传递温度的载体。村民的热烈掌声不仅是对节目的肯定,更是对铁路人真情付出的回应。国铁沈阳局以三年坚守,在尤杖子村栽下“文化常青树”,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跨越钢轨,在田野深处奏响同心圆梦的乐章。

  铁路汽笛响彻的尤杖子村,见证了文化帮扶如何从硬件投入迈向精神滋养的深刻转型。国铁企业以“路”筑基、以“文”化人、以“情”连心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不息的文化动能。当更多这样的连心桥飞架于城乡之间,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必将在沃野平畴上延伸万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