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上的“新兵”
“十车……五车……三车……”8月17日,在白城车务段洮南车站,连结员张治邦扒在一列缓缓推进的车列前端,一面认真观察前方的线路状况,一面通过对讲机报告停车地点的距离,“秋老虎”依然发威,汗水不时从他的脸上淌下。
张治邦,今年24岁,2019年参军入伍,退伍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业,2023大学毕业后参加投身铁路工作,在连结员岗位上,他已坚守了2年。从“橄榄绿”到“铁路蓝”,从人民子弟兵到铁路连结员——“不论走到哪里,身份如何变化,都要坚守岗位保安全”——这是张治邦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也是他始终信守的誓言。高大帅气,脚步生风,即使脱下了军装,依然能从张治邦的言谈举止中看到军人的英姿。
坚韧执着、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张治邦把这些优良作风带到了工作岗位上。参加铁路工作后,张治邦成为了一名连结员。连结员常被大家称戏为“列车裁缝”,他们穿梭于移动的车辆之间,把一辆辆车连成车列,或把一列车拆分成一辆辆车,粮食、煤炭、矿石等物资都靠他们的工作才能安全有序地通过铁路运输到各地。
刚入路时,他还是个毛头小子,觉得调车组的工作也没啥难的,带着“00后”的那份傲娇去面对工作,一件小小的经历让他改变了他。那是即将出徒的时候,张治邦准备接班,值班员正在编制调车计划,就问他:“牵出能放下21个棚车吗?”当时,张治邦没有回答上来,老师傅说了句“小伙挺帅,业务还得学呀。”老师傅的一句话让张治邦的脸红到了耳根子。
从那天起,他立志要把连结员的业务知识学懂弄通,他结合实际操作在书中找对应理论,对照连结员作业标准一项项学,从下铁鞋到摘风管、从作业计划传达到止轮措施撤除,从曲线连挂车辆到准确确认进路……学不懂他就问工友和师傅,弄不通他就给自己“加餐”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锲而不舍的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张治邦先后获得白城车务段“2023届、2024届高职生、大学生规章‘一口清’对抗赛”团体第二名、“青工一口清大赛”第二名,车务段“技术表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暑运期间,洮南站每天都有近150辆来自全国各地车辆,张治邦每列车走下来往返需要行走3000米,平均每个班要步行30000步,爬上爬下拧闸,摘结风管百来次,蹲下检查车辆,试风无数次。“我们的工作就是把一列列空重车解编作业,把一组组车辆运送到货物线以及专用线装车地点,又把装满货物的重车及时从各专用线取回,在站内重新有序集结,编组成列发出。”张治邦一边忙着作业一边说道。
近8小时的调车作业结束,张治邦返回车站,浑身上下一身上下早已被汗水和油渍裹满。胸前那块深深的V字红印是太阳给他颁发的“奋斗奖牌”;深黄色调车服上一圈一圈白色的盐渍是汗水给他授予的“坚守勋章”。他用衣袖擦去额头豆大的汗珠潇洒的说道:“无论多热,坚守岗位是我的责任,看着一列列车列安全驶离,我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说完张治邦平淡的走回间休室。
除了担任连结员,张治邦还是一名兼职团支部书记。他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团员青年到学校、社区、养老院等地进行护路宣传,与洮南市第九中学、洮南市夕阳红养老院等地结成帮扶对子,定期组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大提升了铁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策划组织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从“红色故事分享会”到“标准作业我先行”,再到帮扶困难学生的“爱心行动”,每一场活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有一次,为了筹备“青年成长论坛”,他连续一周加班到深夜,反复打磨流程、联系嘉宾。论坛当天,大家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有小伙伴拍着他的肩膀说:“张书记,你组织的活动,我们都爱来!”
青春因责任而厚重,事业因青春而蓬勃。这位从军营走向铁路的青年,用坚韧与执着践行着“坚守岗位保安全”的承诺。在祖国的万里铁道线上,向张治邦这样的青年还有很多,他们用坚守和执着,扛起了铁路事业的未来,成为了铁路线上最坚实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