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文化帮扶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

本站 隋娜

  八月盛夏,辽西大地草木葱茏。在尤杖子村的火车头广场上,歌声与笑语伴着远山的回响,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国铁沈阳局与朝阳市文联联合举办的“汽笛鸣奏振兴路·送文化到乡村”活动,让铁路文化与乡土深情相拥,奏响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乐章。这已是国铁沈阳局连续第三年走进尤杖子村开展文化帮扶。

  三载坚守,不仅体现了铁路部门的责任与担当,更见证了帮扶方式从物资输送向文化输送、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刻转变。当铁路文艺工作者与村民同台献艺,当现代艺术与乡土传统交相辉映,带来的不仅是片刻的欢乐,更是持续的文化自信与内生动力。这样的互动,悄然打破城乡文化壁垒,搭建情感联结的桥梁,让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共同参与、民心相通的事业。

  铁路,不仅是运输通道,更是绵长的文明纽带。近年来,国铁沈阳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帮扶机制。修公路、筑桥梁,打通乡村振兴的血脉经络;建市场、造广场、设立村民活动中心,夯实文化生活的硬件基础;持续组织文艺下乡、培训讲座,助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的培育……一系列“硬件+软件”“设施+活动”的组合举措,使文化滋养形成良性循环,让优秀的文化种子在乡土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铁路部门还将鲜明的行业特色融入乡村肌理。“火车头”广场的命名、“汽笛鸣奏”的主题策划,既是对铁路光辉传统的致敬,更是把铁路红色基因注入乡村发展脉络,生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振兴不仅是经济的飞跃,更是文化的复兴;企业帮扶不仅是资源的输入,更是优势的共享与精神的赋能。铁路文化帮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超越了传统路径,为更多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

  汽笛声声,仿佛乡村振兴的进行曲;车轮滚滚,正驶向共同富裕的壮阔征程。铁路部门的探索与实践深刻表明,当企业优势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当现代文明与乡土文化交融共生,乡村振兴便能获得深沉而持久的动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