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间 铸就匠心之路
在浩瀚的中国铁路网中,毫米——这个日常最小的计量单位,却承载着关乎万千旅客生命安全的重量。当列车以风驰电掣之势穿梭于城市与乡野,轨道与站台间那毫厘距离,正是守护铁路安全的关键防线。2024年12月9日,全路首个校准限界测量仪计量实验室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长春房建公寓段诞生,在16.2万公里的铁路线上,为安全出行构筑起最坚实的源头防控屏障。
勇立潮头 攻坚破局
2024年初,国铁集团工电部吹响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在年度重点工作会议上,实现限界测量源头防控的目标被郑重提出,一场关乎铁路测量精准度的变革蓄势待发。长春房建公寓段主动请缨,主管副段长迅速行动,集结专业力量,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专业骨干王磊、高瑞聪肩负使命,三次奔赴国内行业领域唯一具有校准资质的涿州精准伟业测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调研学习。
白天,他们化身为“设备解剖师”,钻研分析每台精密仪器的运行逻辑,夜晚,他们成为“数据侦探”,挑灯研读技术手册与校准规范,将晦涩的参数,一点点转化为可落地实施的宝贵经验。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日夜夜,最终化作通过检定员考试的喜悦。当他们带着沉甸甸的技术手册踏上归途,一场足以改变铁路测量历史的革新,已悄然拉开帷幕。
匠心筑梦 打造计量新坐标
11月,计量实验室建设进入白热化阶段。技术积累、房屋选址、资质申报、内部改建等工作全面展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正式打响。质量监督所、段技术科等多个部门紧密协作,对全段 5 处场地进行细致比对。最终,一处 108 平方米、能满足设备作业要求的场所脱颖而出,成为实验室的最终驻地。
建设者们马不停蹄,又先后前往吉林检测站、唐云鹏工作室,学习设备布置、簿册摆放以及管理经验,并结合实验室实际布局进行内部改造,为后续管理经验的推广奠定基础。设备采购工作同步推进,短短一个月内,从上海局科研所引进单轨限界测量仪校准装置完成组装、从涿州精准伟业测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引进双轨限界测量仪校准装置完成组装,并经昆明局权威机构校准,三地的智慧在这座小小的实验室里汇聚交融。当最后一台恒温恒湿设备调试完成,资质申报成功获批,这座 108 平方米的实验室,正式化身为铁路计量领域的“超级大脑”,它不仅确定了一个物理空间,更是锚定了铁路计量新坐标。
毫米革命 重塑安全标尺
曾经,铁路站台限界测量依靠机械工具与人工操作,对限界测量仪的检定更是依赖铅坠和米尺,测量误差大、精准度低,水平测量误差范围大于等于10mm 。而如今,双轨站台限界测量仪横空出世,将误差牢牢控制在正负3毫米内。在这座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里,每一台限界测量仪投入使用前,都要再经历一场“魔鬼体检”。
在恒温20±10℃、恒湿80%以下的严苛环境中静置4小时,完成示值、绝缘性能等11大类检测,分析出47组数据。在这里,每一个小数点后三位数字,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这不是冰冷的技术规程,而是深深镌刻在铁路人骨子里的安全信仰。3月18日,国铁沈阳局土地房产部下发文件,确定管内内各房建公寓段站台限界测量仪均由长春房建公寓段计量实验室完成复校,这是对这座实验室实力的认可,更是对责任的托付。到目前为止,计量实验室已完成单双轨站台限界测量仪复校147台。
薪火相传 丈量新征程
“事虽难,做则必成!”
长春房建公寓段的计量实验室,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它已然成为推进房建公寓段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这里,学技术、讲标准蔚然成风。每一个走出实验室的工程师,都化身为精准理念的传播者。他们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融入到设备维护、工程施工、人员管理、质量把控等各个领域。这座实验室,犹如一把“金钥匙”,为长春房建公寓段打开了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工作的全新模式。正如计量实验室主管领导说的:“我们将以这里为起点,为全路铁路限界测量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让每列火车都行驶在安全的刻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