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加持”小站服务
八月的霍林郭勒草原,像一幅被风揉开的翡翠画卷——远山含黛,在湛蓝天空下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近处的草甸翻涌着绿浪,马群铃响处,各色野花如散落的星子,在风里轻轻摇晃。当暑期的旅游热潮随草木丰茂而来时,霍林郭勒站的干部职工正以热忱服务为笔,在千里草原线上书写着温暖的出行故事。
如何让八方来客既"乘兴而来"又"尽兴而归"?车站干部职工从"精准"二字破题,霍林郭勒站党支部连续召开三次客运服务研讨会,组织党员骨干收集37条服务痛点;结合历年暑期客流规律,建立"一日三研判"机制——早班会预判当日客流方向,午间跟进实时数据调整岗位,晚总结复盘优化方案。售票厅里,新增的"潮汐窗口"随排队人数自动切换功能。"以前最怕节假日挤成一团,现在从进站到候车,每个环节都像被'导航'着走。"刚带着孙辈来草原旅游的张奶奶笑着说。
服务细节里的"巧心思",更让旅途多了份人情味。蒙古族客运员呼斯勒总在旅客聚集处驻足,用蒙汉双语耐心解答:"这趟去大连的K7528次列车10分钟后检票,您带着老人孩子走重点旅客快速通道更方便。"售票窗口的杨欣宇准备了"草原出行小贴士"便签纸,除了列车时刻,还将附近旅游景点烂熟于胸。如今,"蒙古族礼仪培训""应急救护演练"成了职工必修课,车站所有干部职工都能用简单的蒙语问候:"赛白努(你好)"。"昨天带80岁的父亲来,从进站到上车,整整有三位工作人员主动搭手。"来自沈阳的旅客王先生在留言本上写道,"草原的风很暖,铁路的人更暖。"
暮色中的霍林郭勒站,返程的旅客提着草原特产陆续进站。风里飘来淡淡的草香,混着旅客们的道谢声——这大概就是铁路人最幸福的时刻:他们用真心服务串起了草原与远方的联结,也让自己的坚守,在八月的阳光里绽放成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