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服务暖暑运绘就出行新图景
近日,作为东北重要口岸和海滨旅游城市,大连暑期迎来大批外籍旅客,国铁沈阳局大连站聚焦外籍旅客“语言沟通难”痛点,以精细化服务升级破解出行梗阻,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在跨文化服务中落地生根。
暑运开启后,大连站日均接待外籍旅客数量大幅攀升,“看海”“避暑”的美好期待,常因购票、改签、换乘时的语言壁垒打折扣。这种“沟通不畅、效率不高”的困境,影响旅客出行体验。针对这一需求,大连站从8月初启动“双语服务提升计划”,将服务精准度落在细节处。售票班组全员攻坚,梳理出“证件核对”“儿童票优惠”“列车晚点改签”等12类高频场景,提炼实用双语话术编成手册——给日韩旅客标注汉字谐音方便理解,为俄语旅客强化重音提示助力识别,让话术既“通用”又“贴心”。每日班前20分钟的“情景课堂”更成为培训亮点:售票员分组扮演不同国家旅客,模拟“证件信息不符”“错过发车时间”等复杂场景演练,从“能听懂”到“答得准”,逐步攻克“带口音英语”“专业术语解释”等难关。正如负责培训的售票值班员刘俏丽所说,现在工作人员不仅能快速回应“网上改签后不可窗口再改”这类细节问题,更能以流畅沟通消解旅客的焦虑。
服务不止于“能沟通”,更在于“全链条”。大连站将涉外服务延伸至旅客行程的每一环:两站增设外币自助兑换机,凭有效证件2分钟即可完成兑换;站内外更新中英文对照标识,让指引一目了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进站口、自助售票区轮岗,既能协助操作英文版12306APP,还能手绘地图指引去往星海广场、俄罗斯风情街的公交路线。此前一位莫斯科旅客因航班延误错过列车,工作人员不仅帮其改签到次日车票,还主动联系附近酒店解决住宿,让跨语言的关怀温暖整个旅程。暑运以来,大连站售票窗口办理外籍旅客业务的平均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5分钟;旅客留言本上,“流畅的沟通让旅程更美好”“感受到大连的热情”等评价日渐密集。
从破解“语言痛点”到打造“全链条服务”,大连站的实践不仅是暑运保障的一次精准发力,更是沈阳铁路部门深化服务升级、助力对外开放的缩影。在铁路建设的征程中,铁路人始终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将精细化、人性化服务融入每一个环节,让铁轨不仅是出行的通道,更成为传递温暖、连接中外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