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织就文化纽带,让“赴约”成为最美的相遇
当C1353次高铁列车从长春站缓缓驶出,向着长白山的方向疾驰,这列被《盗墓笔记》粉丝亲昵称为“书迷列车”的高铁,早已超越了单纯交通工具的属性。它不仅载着数千名“稻米”奔赴一场跨越十年的长白山之约,更见证了铁路从“运人载货”的传统职能,向“文化传递者”的华丽转变。
面对8月16日,长白山高铁站预计到发旅客突破2.5万人次的历史高峰,国铁沈阳局打出一套精准高效的“运力组合拳”:12对从青岛、大连、长春等城市直抵长白山、延吉地区的临客及高峰线列车,为南来北往的“稻米”铺就多元出行路径;对长白山、延吉至北京、太原、哈尔滨等方向的20余趟列车实施重联运行,更让高峰日始发客座能力跃升至2万余座,将“一票难求”的焦虑彻底消解。不仅如此,铁路部门深耕旅客出行的“第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加密机场高铁接驳、增设免费公交专线,让便捷的交通体验里,流淌着对这场文化之约的尊重与温情。
在服务细节上,铁路部门将文化元素融入每一处角落。长白山站候车室设置的专用通道,为书迷们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网红打卡点精准复刻《盗墓笔记》中的经典场景,让书迷们刚下站台就能与书中世界“亲密接触”;车站免费发放的原创书签,则是把“长白山记忆”悄悄塞进旅客行囊。此外,针对老年旅客的“一站式无忧”服务、为孩童设计的“童行陪伴”关怀,让每一位旅客在旅途中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暑运以来,国铁沈阳局推出的球迷专列、“稻米专列”等产品,打破了传统铁路“点对点运输”的思维定式。当列车车厢变身文化交流的空间,当车站服务融入活动场景的营造,铁轨已然延伸为灵动的“文化传递带”。
列车在山间穿梭,载着“稻米”们的期待驶向长白山。窗外的风景在变,但铁路服务中那份对人的关怀、对文化的尊重始终未变。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走得有意义”,铁路部门的服务升级,正循着更懂需求、更有温度、更富文化内涵的方向前行,让每一次跨越山海的“赴约”都成为最美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