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车务段严阵以待应对暴雨 全力筑牢铁路防洪安全防线
面对2025年8月19日辽宁东南部的强降雨预警,本溪车务段早已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全员进入“战时”状态,守护着钢铁动脉的安全畅通。
本溪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内,电子显示屏上不断转换着各类监控画面,53岁的中心主任姜海玉和同事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雨情变化和列车动态。室内十分安静,唯有键盘敲击声和时而响起的电话声打破沉寂——他们已经为这场预报中的大雨到暴雨做好了全面准备。
雨情预警与应急响应启动
据辽宁省气象部门预报,8月19日傍晚到20日中午,本溪地区将迎来大雨到暴雨(40~100毫米),局部大暴雨(100~250毫米)。这场强降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可达20~40毫米,雷雨时最大风力8~10级。更为严峻的是,此次过程降雨落区与前期强降雨落区高度重叠,间隔时间短,且为夜雨,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基于这一预警,本溪车务段于8月19日10时30分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
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本溪车务段启动了防洪预案,实行党政正职24小时双岗值班制度。班子副职按分工到包保区域带班,科室包保干部到包保站包保,车站全体干部提前到岗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车务段根据区域特点,在通远堡、凤凰城、小市、宽甸、五女山站抽选了由站长、党支部书记、党员骨干为主要成员的89人,组成了5个抢险救援队,做到随时待命、应急有案、救援有备。在本溪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实时动态监测雨量,及时掌握管内各站降雨情况,对降雨量达到限速、封锁警戒值的车站及时下发预警通知,提醒车站做好防范。
重点区段与隐患排查
针对本次强降雨过程,本溪车务段对防汛工作的重点设备设施、薄弱地段、应急措施、人员分工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他们组织了各包保区域班子成员、各包站干部、车站组织各设备管理单位共同进行集中排查整治,共计排查发现重点处所79处,全部纳入车站重点设备设施巡查表。此外,还完成了管内173处防洪地段的勘察工作,组织人员到防洪地段进行现场勘察,准确掌握防洪地段位置和走行路线,确保在汛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
行车安全与现场管控
本溪车务段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办法,严把列车放行关。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对降雨量达到限速、封锁警戒值的车站及时下发预警通知,提醒车站做好防范。安全科加强应急处置,突出“没有错拦,只有错放”原则,落实“敢拦敢扣”,做到先处置后报告。各站遇强降雨影响人身、调车安全时果断采取停轮避雨措施,严防盲目图快、“急活、抢活”心理作祟导致威胁人身、调车安全问题发生。
应急准备与后勤保障
本溪车务段客营科提前预想,组织各客专站与属地交通部门、食品供应商联系。他们确定并公示了本溪、凤凰城、小市、宽甸、五女山、石桥子6个地点超市的负责人联系方式,确保随时保障应急食品供应。同时,提前准备大客车27台,一旦高铁产生旅客滞留,能够做到应急有备。管内各客运站还提前在进站大厅门前铺设防滑垫,及时清理积水,安排专人在大厅引导旅客、处置突发情况。
协调联动与信息沟通
本溪车务段强化了车务、机务、工务、调度“四位一体”联防联控。以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为防洪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掌握管内设备情况、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及防洪特点。他们与工务、电务、供电等相关单位进行会商,本着最大限度减少作业人员留守原则,由段党委副书记、凤凰城中心站长带领车站站长、副站长共同驻守,全力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党办加强与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对接,及时掌握列车晚点、停运、改变经由等信息,动态发布列车出行信息,赢得广大旅客对铁路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洪峰过境后,本溪车务段管内线路逐渐恢复正常运行。那些浑身湿透的铁路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岗位,执行雨后设备检查制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列车运行线正一条条由红转绿,逐渐恢复正常的运行图。雨停了,但他们的工作远未结束——雨后48小时内仍是防洪关键期。本溪车务段工作人员将继续加强巡视,监控设备状态,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