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中的“毫米”坚守

本站 曹九阳

  “线路已封锁,停电命令已下达,地线接挂完毕,作业组按计划开始作业。”8月15日10时30分,在沈山线绥中站至前卫站间,锦州供电段绥中供电车间工作领导人赵博的指令通过对讲机清晰传出。作业人员闻令而动,迅速攀上接触网支柱,各自手持工具,在三伏天热浪中开启了一场精度要求极高的“毫米级”检修任务。

  在繁忙的暑运中,持续的高温天气是接触网设备安全运行的一大挑战。定位器、交叉线索、锚段关节等部件可能出现弛度过大、位置偏移、下锚坠砣B值不足等问题,而细微的参数偏差,极可能影响运输供电的安全和稳定。为确保暑运期间列车运行的稳定畅通,锦州供电段加大设备巡视检查力度,综合运用步行巡视、登乘机车添乘、无人机巡检以及“6C”检测系统等多种手段,力求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隐患,并及时消除。

  “根据今天气温、现场复测的B值数据、图纸设计参数计算得出,168号支柱B值应上调350毫米。”接触网工周继毫在测量后报告到。他所说的B值,是补偿装置坠砣串距地面的高度参数,必须严格控制在200毫米以上。否则,坠砣一旦触地失效,将导致接触线张力失衡,引发列车弓网故障。作业组依据这精确的计算结果,迅速投入调整工作。

  近6米高的接触网支柱上,接触网工邱旭的动作一气呵成。系好安全带稳妥后,他在下锚补偿绳上精确测量出需调整的长度,安装紧线器,挂上手扳葫芦。随着作业点的升高,他离太阳又近了一步,豆大的汗珠一下子涌了出来。随着手扳葫芦发出“哒哒哒”的紧线声,千余斤的坠砣缓缓升起。紧线到位,邱旭迅速打开楔形线夹,抽出补偿绳,在标记好的位置重新装夹固定。卸下工具,缠绕好补偿绳,他才下到地面。猛灌几口矿泉水,抖了抖被汗水浸透紧贴身上的工作服。测量显示,调整后的拉出值完全达标。

  不远处,另一组作业也在紧张进行。接触网工魏强正根据激光测量仪的数据,对定位器拉出值超限处进行调整,目标是将偏差位置向支柱外侧精确移动50毫米。他灵活地攀登至腕臂合适位置,挂好安全带,抹去一把快要流到眼睛里的汗水后,赶紧借助手扳葫芦开始紧线。他用力矩扳手松开定位环螺母,在对讲机中赵博“在向右调整26毫米”的精准指令下,严谨地执行着测量、计算、调整、紧固的每一步动作。高温的炙烤让动作变得滞涩,但他一丝不苟,直至参数完全合格。卸下工具,仔细确认所有部件状态无异后,他才擦着汗稳步爬下支柱。一个多小时,魏强完成了三处拉出值超限调整。

  12时30分,在“天窗”时间内,检修任务圆满完成。每一次毫米级的校准,都是对铁路安全防线的无声加固;每一滴滚落的汗珠,都在为钢铁动脉的平稳搏动注入力量。烈日熔炉里,这份对精度的执着追求与不惧“烤”验的坚毅担当,熔铸成暑运列车安全、准点、畅通的坚实屏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