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敬业护航暑运
8月11日4时30分,天刚蒙蒙亮,吉林电务段吉林信号车间主任王云鹏就已背起沉甸甸的工具包,走出办公室,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暑运期间,针对吉林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强降雨天气,王云鹏一直扎根现场,与职工并肩作战,认真检查维护每一处信号设备,用责任筑牢安全屏障。
6时,王云鹏到达指定作业地点,他们今天要完成4台盘式摩擦减速器的更换任务。随着调度命令下达,“天窗”作业正式开始。
王云鹏与职工们分组协作,一组动作娴熟地打开1号道岔防护罩,另一组搬运盘式摩擦减速器,整个团队配合默契。“盘式摩擦减速器是信号设备的关键部件,白天作业视野清晰,一定要细致地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设备零隐患。”王云鹏叮嘱道。
8时20分,设备更换任务顺利完成。王云鹏没有停歇,立即前往信号机械室检查电缆井的封闭情况。“这里被我们称作信号设备的‘心脏’,一旦进水,信号系统将面临瘫痪风险,后果不堪设想。”他边说边蹲下身子,手指在井盖边缘的缝隙上仔细排查。随后,在他的组织下,职工们用防水钢板加固窗户,并备好抽水泵,全力做好应对降雨天气的准备。
10时30分,烈日当空,王云鹏徒步赶往口前站10号道岔及上行接近远端地段。此时他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该处地势低洼,是车间重点关注的水害地段。他简单擦拭了下额头上的汗水,开始俯身查看设备状况,他说:“只有走一遍,心里才踏实。”
12时,王云鹏回到车间,顾不得休息,立即将上午检查发现的问题一项项录入运维系统。作为“云鹏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深知预防维护的重要性。“设备如同身体,需定期体检,不能等故障出现后再去维修。只有通过预防性维护,才能真正保障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稳定。”王云鹏认真地说。
14时,王云鹏又赶到龙潭山站作业点,现场指导职工实施“流水线式分工”工作法。前组负责拆装,后组负责同步调试,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傍晚,王云鹏匆匆吃过饭,稍作休整后,又赶往吉林站,参加晚上20时的维修作业。一到现场,他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检查夜间照明设备是否完好、通信是否畅通,确保夜间作业安全。
22时30分,轨道调试和设备巡检任务全部结束。这一天,王云鹏累计行走超过15公里。这样的高强度作业,于他而言,已是暑运期间的常态。
暑运以来,他带领车间职工完成了75台电转机轮修、168台盘式摩擦减速器更换等重点任务,用无悔的付出换来了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