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邮储银行大连分行:金融赋能深蓝梦想

中新网辽宁 2025年08月18日 10:15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18日电 在渤海之滨的大连,万顷碧波之上,一场关于海洋的绿色变革正悄然兴起。粼粼波光之间,海洋牧场的画卷徐徐铺展,其背后,是金融资本与生态智慧共同谱写的蓝色协奏曲。

  深耕蔚蓝:从个体养殖到生态牧场的蜕变

  大连金砣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砣渔业”)的成长轨迹,映射着中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其前身仅是寻常个体养殖户,2002年正式公司化运营,开始系统布局海珍品育苗、养殖与加工。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企业深感传统“掠夺式采捕”对海洋的戕害,悄然埋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种子。

  2005年,金砣渔业在长海县进行虾夷扇贝养殖时,一个意外发现点亮了前路:养殖区海底聚集着大量海参。原是掉落的参苗,借助网吊物资形成了类似“人工岛礁”的栖息地。这启发了金砣渔业:深海蕴藏着更可持续的养殖密码——模拟自然生态,让海洋生灵自由繁衍。这一洞见,成为其迈向深蓝的关键转折。

  2008年,当大连池塘海参养殖如火如荼、市场一片沸腾之际,金砣渔业却凭借对行业周期的清醒预判,果断摒弃跟风扩张,前瞻性地锚定“从浅海走向深海”,开启海洋牧场建设的破冰之旅。彼时,“海洋牧场”概念尚显陌生,企业以孤勇之姿,在长海县确权了鲜有人问津的深海海域,重金投放人工鱼礁,精心模拟海洋生态,坚决抵制“竭泽而渔”的短视诱惑。

  历经艰辛探索,2015年迎来重大突破——海区自然海参采苗技术终被攻克,实现了海参苗在天然海域的自主繁殖与生长,“野生苗”养殖从理想变为现实。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对人工育苗的依赖,更让海洋牧场“生态友好”的核心价值真正落地生根。

  生态银行:永续理念下的牧场集群崛起

  技术成熟后,金砣渔业的海洋牧场建设驶入快车道。庄河市的首个牧场经多年涵养,近年已稳定产出高品质海参。乘此东风,企业在长海县再落两子,建成总面积超过5万亩的大型牧场集群,直指国家级海洋牧场标杆。

  在牧场运营中,“保护海洋”绝非口号。金砣渔业设立严苛的采捕标准:仅捕捞每斤四头以上的成熟海参,幼参悉数放归;年采捕量严格控制在自然繁殖量的20%以内,确保种群生生不息。更有智慧的是,将养殖产生的废弃生蚝壳、扇贝笼等沉入海底,转化为天然鱼礁,既消解污染,又为海洋生物筑起安居之所。累计近5亿元的投入,持续用于投礁、育苗、生态维护与环保设备,印证着企业“海洋是生态银行,今日守护方得明日回馈”的坚定信念。

  金融护航:着眼未来的深蓝动力

  然而,海洋牧场建设周期漫长、投入巨大,资金是最大挑战,海域权抵押不被多数银行接纳,融资举步维艰。邮储银行大连分行以“主动服务、着眼未来”的远见,打破“重抵押、看眼前”的窠臼。2023年,邮储银行大连分行相关负责人亲率团队深入大连海域调研,敏锐洞见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旋即锁定海参等特色产业,将金砣渔业这类生态先锋列为重点服务对象。

  邮储银行的深度对接,不止于审视财务报表,更在于深刻理解并认同企业“保护海洋、永续发展”的长期价值观。基于此高度共识,2024年,邮储银行大连分行果断为金砣集团旗下的大连金砣海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和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注入5000万元纯信用绿色贷款,专项用于海洋牧场生态建设与环保升级。这笔无需抵押、采用无还本续贷模式的资金,精准匹配了牧场的长周期投入特性,极大纾解了企业压力。

  从分行领导亲赴海域调研,到庄河市支行团队贴身服务、量身定制融资方案,邮储银行高效流畅的全流程支持赢得了企业高度赞誉:“过去是等企业上门,邮储银行却主动走进产业现场。他们不仅关心当下盈利,更看重我们未来能为海洋生态贡献什么。这份‘着眼未来’的格局,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如今,金砣渔业确权海域超5万亩,年产值约2.5亿元。其牧场不仅持续输出海参、生蚝等优质海产,更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典范。在邮储银行创新活水的精准灌溉下,金砣渔业正稳步迈向更辽阔的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