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细耕铸初心
“今天的作业任务主要是雨后信号设备检查和绝缘测试,这几天受高温和降雨影响,容易出现道岔缺口变化和轨道绝缘不良的情况。进入汛期,设备的数据变量很大,大家要仔细检查。”7月25日8时许,长春电务段扶余信号车间信号一工区工长刘长瑞对参加此次作业的职工作出提示提醒。
2021年9月,刘长瑞来到长春电务段,成为一名信号工。入路第一周,工区便接到更换道岔转辙机的任务,刘长瑞跟着师傅进行转辙机安装作业,手里的笔记本记了满满3页,可合上本子,那些零部件的位置、接线的顺序还是像乱码一样在脑子里打转儿。“信号电路就像一张立体的网,图纸上的每一条线,都对应着现场的一根电缆、一个接点,差一毫米都可能出大事。”师傅的话让他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
为了啃下电路图这块“硬骨头”,刘长瑞给自己制定了“白加黑”计划:白天跟师傅在现场熟悉设备,对转辙机的每一个部件都上手拆装3遍以上,轨道电路的测试步骤熟练到能闭眼操作;晚上回到宿舍,翻看《铁路信号维护规则》,并对着图纸一笔一画画电路走向图。
电缆配线焊接是信号工的基本功,也是精细活儿。为了练出“稳、准、快”的焊线手艺,刘长瑞连续3个月泡在车间的废旧设备区练习。中午大家休息时,他就坐在线缆堆前,左手捏住端子,右手握电烙铁,一焊就是两小时。起初,滚烫的烙铁总往手指上烫,一周下来,虎口和指尖冒出十几个水泡,旧伤没好新的又起,他就贴上创可贴接着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积累,刘长瑞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从初入职场的青涩“小白”成长为车间技术骨干。一张中等规模的车站联锁图,仅线条就有上千根,逻辑关系错综复杂。刘长瑞把图纸缩印成口袋大小,吃饭时揣在兜里,等车时拿出来看,甚至在通勤的火车上,对着窗外的信号机默念对应的电路逻辑。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让他在日常工作中也展现出过人的敏感性。6502继电联锁改造工程涉及信号、通信、电力等专业的施工,是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系统工程,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施工组织复杂。
今年6月,张台子站6502继电联锁改造工程进入联锁试验阶段,刘长瑞作为联锁师参与全程测试。测试过程中,他发现电码化复式继电器X7ZTJ励磁电路中使用的是20号道岔分表示继电器接点,而实际应使用18/20-ZDBJ接点。他连夜整理数据,联系设计单位和厂家,最终促成继电器型号的修正,排队了新站开通后可能出现的设备隐患。“信号设备是火车的‘眼睛’,工作时不能有丝毫马虎,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刘长瑞深有感触地说。
凭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这位24岁的00后青年迅速成长。入路仅三年,刘长瑞便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实操技能在全国铁道行业技术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全路“技术能手”称号。刘长瑞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新时代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