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灶台映初心
在铁路系统的“铁军”队伍中,有这样一群幕后守护者,在三尺灶台间书写着别样的坚守。大连车务段南关岭站职工食堂炊事员王艳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多年来,王艳始终秉持“火候要足、味道要正、分量要够”的工作信条,将平凡的炊事工作做到极致,用汗水与热爱诠释着新时代铁路人的工匠精神。
“职工吃饱吃好,才能以更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这是王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天下班前,她都会与管理员细致规划次日餐食,根据季节变化和作业强度科学搭配营养:高温酷暑时,提前备足绿豆汤、解暑凉茶;寒潮来临时,精心熬制热粥、姜汤。为破解菜谱单一的问题,她变着花样制作花卷、豆包、菜饼子、韭菜盒子等主食,让职工每餐都有新期待。在食材采购上,她坚持“新鲜度优先、性价比优先”原则,每日清晨挑选最新鲜的蔬菜和肉类,确保职工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如春风化雨般温暖着全站职工的心,让食堂成为“温馨驿站”。
在炊事岗位上,王艳从不满足于“会做”,而是执着追求“做精”。她自费购买烹饪书籍,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各地菜系特点,结合职工劳动强度大、口味多样的需求,形成了营养均衡、口味丰富的烹饪风格。为控制食堂成本,她精打细算,通过优化采购渠道应对物价波动,确保饭菜质量不降、分量不减;将边角食材变废为宝,白菜叶制成腌菜,骨头熬成高汤,用“巧心思”守护职工的“菜盘子”。
“王师傅就像我们的大家长!”这是职工们对王艳最真诚的评价。除了厨艺精湛,她对同事的关怀更令人动容:有的职工胃肠不适,她特意烹制养胃饭菜;有的职工患有糖尿病,她长期准备低糖餐食;每逢职工过生日,一碗长寿面、几个荷包蛋承载了最朴素的祝福。20多年来,王艳始终把食堂当作家,把同事当作家人,用新鲜的食材、暖心的味道温暖大家的胃与心,让工匠精神不仅闪耀在技艺中,更流淌在情感里。
王艳把对炊事工作的热爱,融入每一道饭菜。当被问及坚守的动力,她总是微微一笑:“看到大伙儿吃得香、干活有劲儿,我打心眼里高兴!”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名铁路后勤人的职业信仰。在她身上,看到了千千万万铁路幕后工作者的缩影——他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默默奉献的精神,为铁路运输安全筑牢后勤防线。
炉火不熄,初心不改。王艳在三尺灶台前的坚守是对“劳动最光荣”的生动诠释。她用锅碗瓢盆奏响的不仅是一曲劳动赞歌,更是新时代铁路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精神的最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