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风雨护通途
8月3日8时16分,鞍山工务段管内迎来入汛后第6轮强降雨天气,鞍山工务段以警为令,迅速响应,全方位筑牢防洪堤坝,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为积极应对本轮强降雨,这个段第一时间启动防洪应急预案,班子成员及各级防洪包保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各车间、科室迅速落实防洪措施,确保预警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为强化责任传导,该段构建三级防洪网格体系,将全段线路设备划分为176个防洪网格,段班子成员担任一级网格长,重点监督检查防洪区段;车间主任、书记任二级网格长,负责本车间管内区域;车间干部、职工为三级网格员,扎根现场盯控,层层压实“谁包保、谁负责,谁巡查、谁盯控”的责任链条。
这个段组织32名精兵强将成立“添乘大队”随时待命,负责在降雨期间和降雨后对管内各条线路进行往返添乘检查,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水害处所。他们组建了200人的“应急抢险大队”,配备了新型液压捣固机、大功率排水泵、智能巡检无人机等应急抢险设备,随时准备奔赴水害现场处置险情。他们还指派专人盯控管内沿线各站和防洪重点处所的监控视频,一旦发现股道积水、边坡溜坍、挡墙倒塌等险情及时通知相关车间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针对II级防洪重点处所辽溪线51公里兰河大桥,该段安排辽阳桥隧车间副主任姜昱丞带领桥隧工24小时驻守,遇有突发情况及时报告。
与此同时,他们还分别在苏家屯站、辽阳站、海城站安排轨道车组,随时待命出动检查。在段防洪办的统一调度下,各车间严格落实班子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各车间严格落实雨中、雨后巡检制度,当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超过7毫米时,各级网格长与包保区域内网格员全员对线路设备进行巡检,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妥善处置。
8月3日11时48分,沈大线海城站雨量监测点监测雨量达到每小时10.2毫米。海城线路车间主任王强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职工携带铁锹、编织袋等,火速赶往沈大线246公里至276公里处。在巡检至沈大上行247公里至249公里处时,王强发现路肩两侧排水沟瘀堵,他立即带领职工站在排水沟里,迅速挥动铁锹,一锹一锹铲除水沟里的黄泥,及时保障路肩两侧排水顺畅。
13时22分,管内盘锦线路车间拉拉屯站雨量达到出巡值,盘锦线路车间副主任侯立佳、包保干部与工区职工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线路设备巡检。截至8月3日16时,这个段共出巡96人次,检查线路122.5公里。降雨结束后,这个段组织各线路车间再次对管内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过水桥涵、路基边坡、沿线挡护设施、路桥结合部等设备过洪情况,确保线路设备状态良好。同时,对小桥涵、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淤堵处所进行集中清理,有效提升设备抗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