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逆行守防线 防洪一线铁担当
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正是防洪最吃紧的时候。近日,蒙东地区暴雨如注。赤峰工务段调度指挥中心里,“四合永线路车间张三营工区雨量计达到出巡值,已经出巡”的指令刚落,身着雨衣的巡检人员已踩着积水冲向线路——这是国铁沈阳局应对强降雨时,无数“逆行”场景中的一个。当赤峰、通辽等地遭遇持续暴雨,京通、通霍等铁路线面临考验,铁路人用“守防线”的执着与“铁担当”的坚毅,为万千旅客筑牢了出行安全的屏障。
逆行,是向着最危险处的冲锋。暴雨中最动人的身影,莫过于那些与雨势赛跑的铁路职工。工务系统职工扛着铁锹蹚过没过脚踝的积水,徒手清理堵塞的排水口,任凭雨水灌进衣领;电务系统抢险人员,在泥泞里昼夜巡查电缆径路,手电筒的光柱划破雨夜,守护着铁路的“神经脉络”。他们不是不懂得危险——暴雨可能引发路基坍塌,积水下藏着未知的隐患,但“线路安全”四个字,让他们毅然转身,向着风雨最急的地方走去。这种逆行,不是鲁莽的冲锋,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铁路人多前进一步,旅客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防线,是织在每道环节里的缜密。“守防线”从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从雨前到雨后的闭环守护。大雨来临前,铁路部门已将责任压实到“最后一公里”:包保干部下沉车间盯控,轨道车提前停在关键点位待命,雨量计数据实时传输到调度中心;暴雨来袭时,工务段抢通排水、加固路基,电务段排查设备、守护电缆,各部门像齿轮般精准咬合;雨势减弱后,巡检仍在继续——这种“超前防、主动避、有效抢”的机制,让“防线”既有硬度,更有韧性,让铁路在暴雨中稳如磐石。
担当,是写在安全畅通里的答案。“铁担当”从不靠豪言壮语彰显,而要用“安全”二字来检验。当暴雨导致部分路段出现险情,铁路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用最快速度抢通线路;当旅客担心行程受阻时,调度中心早已做好列车运行调整,用精准信息传递安心。那位在雨中加固路基的老职工话语朴实:“咱干铁路的,就是要让列车跑得稳、旅客坐得安。”这种担当,藏在轨道车连夜抢修的灯光里,藏在抢险人员沾满泥浆的工装上,更藏在暴雨过后列车准时发出的鸣笛声中——所谓“出行无忧”,不过是有人在风雨里替你负重前行。
雨过天晴,那些在暴雨中逆行的身影,或许已默默回到岗位,但他们用坚守写下的答案却格外清晰:铁路职工刻在职业基因里的这份“铁担当”,就是在每一次风险来临时,都能筑起的最可靠防线;就是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化作雨中不退的坚守、汛前周密的布控、灾后及时的畅通。这种担当,既是铁路人的初心,也是万千旅客心中最踏实的依靠。